古老的民间艺术犹如沧海遗珠,我们除了感叹它的美,更应该知道如何去延续它的美。打铁花,是广泛流传于京晋豫地区的传统烟火,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的采矿炼铁业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冶炼史同步兴起。晋城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为冶炼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鼎盛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现如今却濒临失传。
目前,在整个山西省甚至周边许多省市,“打铁花”的技艺几近失传,唯有司徒小镇将打铁花创作成了大型铁文化实景剧《千年铁魂》,通过景区日常演出的形式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非遗传承人在司徒小镇把这种绝活娴熟地展现给游客。
传统民俗“打铁花”有着美好的寓意:鲜红滚烫的铁汁和绚丽无比的铁花,预示着新的一年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兴旺,越过越红火,预示着每个人前途光辉灿烂,因此很受群众喜爱。
打铁花场面恢弘壮观、气势磅礴,在中国人心中有很大影响。打铁花技巧性很强,传承困难,投入大,急需保护。
晋城司徒小镇打铁花的打法是用木勺把熔化的铁水舀起来,蘸水向空中抛去或向墙面甩去,顿时火星满天,灿烂夺目,蔚为壮观。舞台区旁边有一座熔化铁汁用的熔炉,用大风匣鼓风,把事先准备好的生铁化成铁汁待用,打铁花用的铁水需要达到1600℃—1700℃,即看到铁水迸出金花才行。
打铁花虽然好看,但表演却极具危险性。打铁花所用的铁水温度极高,手艺人们必须要用尽全力击打,追求铁水的高和散,让铁水变成微小的铁屑在空中燃烧冷却,才不会造成烫伤。如果力度不大,或者打击的位置不准确,铁水没有完全散开,铁花飞跃的高度也会有限,除了打出的铁花不美观之外,还极易烫伤自己或他人。
在当地一些老人的历史记忆中,他们小时候看到的打铁花艺人们,打到兴起之时,往往都会将外衣脱掉,不惧寒冬冷夜和水烫花热赤膊上阵,每个人的背上都犹如涂了精油一般大汗淋漓。
实际上,赤膊上阵除了发力不受限制之外,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途径,如若铁屑落到身上,会立马与身上的汗珠凝结到一起,并随着汗珠滑落,避免受到伤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于安全角度的考虑,凡参与“打铁花”的艺人都穿戴防火服,打铁花堪称勇敢者的活动。
晋城司徒小镇在传承和保护打铁花的基础上,把它打造成景区的大型日常演出,千人演绎,璀璨星空,千年技艺,匠人匠心,每一次演绎都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温建文)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