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庄仇氏石牌坊及碑亭】
类型:古建筑 时代:清
地址:闻喜县郭家庄镇郭家庄村村口道路两旁
牌坊坐北朝南,是清光绪年间为清盐提举仇嘉谟之母孙宜人所建。旁有仇氏碑亭五座,为清同治、光绪年间所建,六柱五门式,三重檐歇山顶,高约15米。碑亭分布于村口长约130米的道路两旁,路东两座,自北至南为仇毓镜神道碑亭和仇氏三兄弟德行碑亭。路西三座,自北至南为仇氏五碑碑亭,赵太君德寿碑亭和薛太君节孝碑。碑亭均为石质,建于块石垒砌台基上。除仇毓镜神道碑亭为十字歇山顶外,余均为单檐歇山顶。
【宋村永兴寺】
类型:古建筑 时代:金、清
地址:垣曲县华峰乡宋村东部
寺院坐北面南,一进院落,南北长 121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为4840平方米,现存有正殿、东耳房、砖塔。该庙始建年代不详,明、清、民国时期曾多次修葺。现存正殿为金代建筑,东耳房、永兴砖塔为清代建筑,原山门、过庭、献殿等皆已毁。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檐下设斗栱,为四铺作单杪,假琴面昂,蚂蚱形斜杀内凹,仅当心间施补间铺作一朵,并出45°斜栱。后檐当心间亦施补间铺作一朵,令拱两端做昂头。殿内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屋三椽栿压搭牵用三柱,次间用减柱作法,减去金柱,四椽栿通檐用两柱。三椽栿上驼峰承栌斗,栌斗十字出栱承平梁,明间保留藻井或平棊痕迹,叉手入栌斗口承托脊槫。正殿虽经历代维修,但梁架结构及斗栱仍为金代遗构,仅前檐当心间、次间柱头铺作及明间补间铺作部分构件已非原物。宋村永兴寺正殿主体结构比较完整,具有较重要的历史价值。
【南柳泰山庙】
类型:古建筑 时代:元至清
地址:绛县南樊镇南柳村西南约1千米处
庙院始建年代不详,据有关史料记载:明代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曾多次修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342.8平方米。庙内原有戏台、献殿、正殿、钟鼓楼、廊房、阎王殿、道士房、后土殿、牛龙马王殿、廊房、娘娘殿、虎头门、圣母殿、火神殿。现仅存有正殿、道士房、后土殿、牛龙马王殿、阎王殿、虎头门、圣母殿、火神殿和娘娘殿。现存正殿、后土殿及圣母殿主体结构为元代建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檐下柱头施三间大通额。其上置柱头与补间铺作,皆为五铺作双下昂,蚂蚱形耍头。每间补间铺作皆施一朵,唯当心间出45°斜昂。殿内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屋,四椽栿通檐用二柱。南柳泰山庙建筑格局保存比较完整,三座主殿元代建筑的特点较为突出,为研究晋东南早期建筑提供了实物。
【运城关王庙】
类型:古建筑 时代:明至清
地址:盐湖区红旗西街61号
此庙坐东朝西,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创建于元代,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山门、献殿、正殿,为明清遗构。关王庙沿轴线西面为山门,台基高1.2米,面积70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二椽,单檐悬山顶。献殿面积242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两椽。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运城关王庙保存了明清以来的格局和建筑,修缮沿革可考,建筑装饰风格多样,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绛州文庙】
类型:古建筑 时代:明至清
地址:新绛县城四府街105号
文庙坐北朝南,南北长146.2米,东西宽50.3米,占地面积735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民国十七年版《新绛县志》及庙内石碣记载,宋咸平二年(999年)、元、明多次有重修。绛州文庙现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影壁、泮池、棂星门、大成殿,东西两侧有厢房。大成殿建于石砌台基之上,前有月台,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带周围廊,重檐歇山顶,布瓦琉璃剪边。下檐斗栱用斗口跳。上檐柱头施七踩三昂斗栱,前檐明间用平身科斗栱两攒,次间一攒,出45°斜昂;后檐明间、次间均施平身科斗栱一攒。殿内使用减柱造,仅用四根中柱。脊枋上有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重修题记。绛州文庙保存了明代纪年建筑,大成殿具有明代建筑特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乔寺碑楼】
类型:古建筑 时代:清
地址:绛县横水镇乔寺村
乔寺碑楼坐西朝东,平面长方形,面宽六间,单檐歇山顶,檐下饰砖雕仿木斗栱,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73年),是周氏家族为资政大夫周万钟所建的功德碑楼。石砌台基长17米,宽2.6米,高1.5米。楼身高约15米,正面设五碑室立七通碑,每室之间有通柱石雕对联,上嵌石匾额。楼体上部四面亦饰有各种砖雕勾栏、窗缕、垂花,构图考究。乔寺碑楼集建筑、砖雕、石雕、书法艺术于一体,保存状况良好,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
【上冯圣母庙】
类型:古建筑 时代:元、明至清
地址:夏县埝掌镇上冯村村委会院内
始建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庙宇坐北朝南,现存有圣母殿、配殿、香亭各一座。圣母殿为元代建筑,香亭为明代建筑,配殿为清代所建。圣母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香亭即献殿,由前檐歇山顶抱厦一间与后部面阔三间、进深五椽的单檐歇山顶主亭两部分构成,为明代建筑。配殿面阔一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建制一般,为清代建筑。
【南阳法王庙】
类型:古建筑 时代:元、明至清
地址:稷山县稷峰镇南阳村
该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梁架题记及碑文记载,明、清均有修葺或增建。庙内现存明成化七年(1471年)、弘治十五年(1502年)、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重修记事碑三通,村北1000米左右的田野发现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重修碑记一通,其中明成化七年(1471年)《法王庙创建舞庭记》碑阴线刻有法王庙全景图。
法王庙现存山门、乐楼、正殿,两侧分别为七星殿、九曜殿、十帅殿、后土圣母殿、瘟神药王殿、牛王马王殿、南厢房及掖门,周圈院墙。山门创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面宽三间10.8米,进深两椽5.8米,单檐硬山顶,布瓦屋面绿琉璃剪边。南次间后墙内壁绘有白虎图,面积约5平方米。
乐楼为元代建筑。坐东朝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周圈带廊,前出抱厦三间,通面阔12.56米,通进深12.71米,重檐十字歇山顶,布瓦屋面黄绿琉璃剪边。廊柱头施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栱,檐柱头为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明间柱头铺作里一跳45°斜栱承托抹角梁。
正殿又名法王殿,创建年代不详。从梁架结构、用材、侧脚、生起尺度以及屋面构造特征等分析应为元代遗构,明清两代有多次维修。正殿面阔三间11.4米,进深四椽12.93米,单檐悬山顶,布瓦屋面,黄绿琉璃剪边。梁架为四椽栿通檐用三柱,前带插廊五间通宽18.48米,廊深3.46米,正殿插廊单檐悬山顶,布瓦屋面。前檐柱头施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斗栱。后檐柱头施四铺作单下昂偷心造斗栱。金柱头施四铺作偷心造斗栱。金柱补间铺作为三朵联体,栌斗中间圆形,两侧方形,栱枋共用;廊柱头为斗口跳;殿内金柱间存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木雕神龛一座。前檐当心间辟板门,次间为直棂窗。
【泉掌关帝庙】
类型:古建筑 时代:明
地址:新绛县泉掌镇泉掌村中心
现存正殿,创建年代不详。据殿内梁脊板及石刻记载,明弘治八年(1495年)、弘治十年(1497年)、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九年(1731年)、乾隆五年(1740年)均有修葺。 正殿保存完整,建于高0.9米的砖石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五间,平面近方形,重檐歇山顶。正身三间,副阶周匝,一周设20根石雕副阶柱。檐柱柱头皆有覆盆式卷杀,普拍枋上施五铺作双下昂,蚂蚱形耍头斗栱。
【夏县文庙大成殿】
类型:古建筑 时代:明
地址:夏县县城解放南路学巷内
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夏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宋,元至元十四年(1354年)重修,明清时期屡次增建修葺。现仅存大成殿。夏县文庙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琉璃剪边,两山面博风板和山花表面皆镶以琉璃饰品。夏县文庙大成殿是山西境内保存规模最大的县级文庙大成殿,其琉璃脊饰保存完好,具有较重要的历史价值。
【河津台头庙】
类型:古建筑 时代:元至清
地址:河津市城区新耿南街与龙岗路交叉十字路口东北隅
据现存碑文记载,明成化四年(1469年)和九年(1474年)、清道光十年(1830年)均有重修。现存庙址东西宽80米,南北长360米,面积近3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台头庙现存10座殿宇,自南向北轴线依次有大门、中门、献殿、东岳殿;两侧配有后土祠、西岳殿、东西过殿、东西耳殿。河津台头庙是现存较完整的早期古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