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华严寺:中国辽金寺庙建筑群典范

华严寺:中国辽金寺庙建筑群典范

发布日期:2019-12-04 09:50 9941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1.jpg


  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区西南隅,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寺院建筑,始建于辽重熙七年 (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寺内建筑依东西轴线布局,总面积1.67万平方米。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橱和天宫楼阁等。除两座主殿为辽金建筑外,余皆清代重建。


   在华严寺内北隅的大雄宝殿于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重建,殿身东向,面宽九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面积1443.5平方米,为迄今国内辽金佛寺中的最大殿堂。大殿建在高4米的青砖台基上,月台敞朗,宽33米,深19米,与石级、钩栏构成“凸”字平面,两侧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钟鼓亭。正脊上的琉璃鸱吻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系金代原物,历时八百余年,光泽依旧。南吻系清代补制,亦是我国古建筑最大的琉璃吻兽。


   殿内采用减柱法构造,减少内柱12根,扩大了前部的空间面积,殿内佛坛上塑五方佛,两侧塑二十诸天,均系明代佳作。殿内四壁满绘壁画,清光绪年间补绘的21幅巨型壁画,画面高达6.4米,长136.8米,面积887.25平方米。殿内一座仿明代大同城乾楼制作的木构模型,高2.5米,是研究大同城明代古楼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薄伽教藏殿是下华严寺的藏经殿,意为佛教的经藏殿。据梁上题记,建于辽重熙七年 (公元1038年)。台基高阔,月台敞朗。殿身面宽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檐柱升起显著,犹存唐代遗风。


   殿内环饶排列双重楼阁式木构壁藏38间,下层为束腰须弥座,上置经橱,内存明、清藏经1700余函,18000多册,其中有明代永乐和万历年间刻印的佛经1700多册,佛经皮函表用绫绵装裱,是佛经中的上品。殿内还有一套清代完整的《龙藏》。经橱之上为腰檐,其上置佛龛,外设钩栏,上覆屋顶,使用斗18种之多。中设腰檐平座,上部有木质瓦顶、脊兽和鸱吻。钩栏、栏板均剔透雕刻,花纹图案精巧之至。后檐明间与门楣之上制成拱桥与天宫楼阁,两侧壁藏浑然一体,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辽代壁藏。壁内佛坛上,满布辽代塑像31尊,为我国辽代彩塑艺术的珍品。


   华严寺集中了辽金建筑、小木作天宫楼阁、彩塑、壁画等各类文物,均为同类作品中的上乘,在中国建筑史、宗教史和艺术史研究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任小芳/整理)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