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岢岚,边塞深处的一座高古之城

岢岚,边塞深处的一座高古之城

发布日期:2019-12-03 10:22 9931人浏览 文章来源:太原道


1.jpg


        后汉建城的岢岚,形制类似缩小了的西安城,拥有2200余年的骄人历史。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任枢密院副使时,曾来岢岚巡查并撰写《修岢岚城疏》一文,不厌其烦流水记之曰:神宗元丰八年(1085),知州贺绍庆“于城东增广2里”。明洪武七年(1374),镇西卫指挥使张兴将全城包砖,“周围7里,城高3丈8尺”,城形如舟。城楼12座,上有旗杆、垛口。城门高大出奇,四门都有瓮城,城外有一条宽5丈、深2丈的护城河。东、西、北门外各有吊桥一座,城外4关2堡。


2.jpg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这个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的北宋人,乍见僻处边塞深处蜿蜒团伏的岢岚城墙,便被其流云般不修边幅、丘陵似沉雄坚实、峰峦如若的高大、天荒地老的沧桑野旷夺了眼球和心魄。经一番浏览、观赏、品鉴、考据、思考而后,曾为时人的北宋欧阳修,如推理欧公文字之今人我,情不自禁,一改寻常为文的洋洋华彩,不惜以记流水账的直白,不事铺张,以时间、地点、朝代、年月、尺寸、数字行文,凿凿据实,历历记载,从中宣说出一个字里行间看不见的惊叹:噫吁兮岢岚,一座沉雄出奇、巍峨罕匹、形如战舰、经历代增广修筑的边塞高古之城!


3.jpg


        岢岚城依沟洼地势而筑,中间宽而两头狭长,其形如舟,载沉载浮,环山如凝固的浪头,扑扑簌簌,憋住了欧阳修的一声清呼。如今颓败,残垣断壁,仍然可辨北、东、南3座城门以及瓮城所在。修缮恢复的高大城楼在国内的确罕见。城中央的钟鼓楼基本恢复。想当年欧公闻鸡啼之声而应晨钟之响,听马嘶人起,打理巡务。夕时鸦噪,暮鼓起处,牛羊从四山下来,哞咩之声从四座城门洞里,络绎流入黄昏。城门洞底部砌以清一色斑驳石条,历千年沧桑而弥坚,当为旧物。


4.jpg


        岢岚城墙残存的华彩片断,并不能被历朝历代法理约束,或是一刀切齐,而是如同一个醉酒的本地汉子,踉踉跄跄,歪斜行走,一派野天野地没遮拦的法天贵真。远离人文束缚的结果,使之更近了自然的烂漫、天地的野趣。明洪武七年(1374),有说镇西卫指挥使张兴将全城包砖,但从遗存片断看,似乎只是几座城门包了砖,其他城墙部分还是裸着。或是包砖之后,城砖被荒蛮年代和不断更新观念的老百姓悉数拆了去盖猪圈羊舍?也未可知,姑且置疑。


5.jpg


        岢岚城墙修复循魏晋风骨,只限于四城门楼的旧制还原,大部分残存的城墙片断,也都原汁原味撂在原地不动,该是牛大还是牛大,该是羊小还是羊小,不乱原来的牛羊阵仗,只是围拦起来保护起来而已。便连过去城墙上被穷人掏挖出来的窑洞,也只是填充起来,并不曾刻意粉饰。过去人们不懂,许多人在城墙掏窑洞居住,甚至还有人在城墙上盖二层小楼……


6.jpg


        岢岚县历史悠久,古迹随处可见,不仅城坚墙高,还多有古树名木。多年前岢岚便为23株古树名木编了户籍建了档案并统一制作了保护牌。其中油松12株、侧柏7株、榆树3株、杜松1株,平均树龄约500年。树龄最长的是宋家沟乡闫家村已逾2000岁的一株油松,树形丰满繁盛,根深枝繁叶茂,胸径4.25米,高20米,干高露出地面3米,还有2米留在土内,树干分生12大枝,冠幅东西25米,南北24米。透过这些华彩片断的遗存,不难想见当年岢岚的自然风光,是何等萧森壮阔。(哲夫)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