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火了!大同文旅发展持续火热,并且呈现越来越火爆之势。
关于这一点,已然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无论是四海游客的热情反响、业界的关注热度,还是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高分评价、不断攀高的数据榜单,以及发自大同人内心的自豪喜悦,古都大同都从热力值不断刷新的网红城市,逐渐晋升成为备受海内外游客向往的长红城市。今日之大同,正朝着全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坚实迈进。
鲜亮数据点亮火红格调
近两年,大同文旅发展的火爆势头众所瞩目,非凡魅力赢得八方赞誉,傲人表现让大同人倍感欣喜。而这样的成绩绝非意外,而是来自大同文旅多年来的持续深厚积淀,来自举城同心聚焦“文化之城”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目标的不懈努力与倾情付出,来自全市上下对标国际一线旅游城市,高水准推动大同古城综合型旅游核心区与消费集聚地建设的非凡成果。
据统计,今年1至8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510.14万人次,同比增长18.03%;实现门票收入56089.47万元,同比增长19.19%。其中,在7月至8月暑期,火爆态势达到峰值,全市8家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723.11万人次,同比增长21.94%;实现门票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5.46%。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大同文旅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多项核心数据创下新高,纳入全市重点监测的8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52万余人次,再度用实力印证“文化出圈”的魅力。其中,大同古城业态升级的成效尤为显著,以全域沉浸式体验备受游客称道,累计接待游客656620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65%;云冈石窟累计接待游客363225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12%,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持续凸显;恒山景区以“北岳风光+悬空寺人文奇观”的绝佳组合,累计接待游客330810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激增39.39%。
大同文旅的“火”不仅体现在客流的爆发式增长,还体现在满意度的持续高位和口碑的热力传播。在各大旅游网站及短视频、抖音号,随处可见八方游客对大同游美好超值体验的由衷赞美,对大同的美景美食、良好生态以及大同人的至诚热情给予高度评价,直言“来了就不想走”“根本游不够”“来了还想来”“会强烈推荐亲朋好友来”“离开大同的后劲太大”等,大同已成为各地游客心中当之无愧的宝藏目的地。数据显示,来同过夜游客停留天数从2.1天增加至3.5天,占比超50%,标志着来同旅游消费正从“打卡游”向“深度游”和全域旅游转变。
随着文化影响力的不断远播,大同的吸引力半径不断扩大,漫步各大景区及大同古城街巷,随处可见外国游客,听到八方口音,大同以其非凡文化魅力,正从“中国大同”成为“世界大同”“天下大同”。据统计,客流结构中,省外客源60%来自京津冀和内蒙古,北京持续位居客源榜首,华南地区客源增速明显,地域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受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动及多条大同直航线路的开通,为国际游客来同旅游开通便捷通道。今年上半年大同入境游客同比激增63%,暑期及国庆中秋假期,外国游客来同机票预订量分别增长9倍和7倍,增幅领跑全国。
厚实底蕴筑就长红基石
近年来,大同文旅所获的业界嘉誉及尊崇冠冕不胜枚举,如“中国优秀避暑旅游城市”“全国十佳休闲运动城市”等。今年5月以来,大同的文旅热度持续被各界关注聚焦:入列全国热度增长显著“网红城市”前三,在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中挺进文化网络形象第一梯队,并获评2024微博最具影响力城市,上榜全国康养20强市;携程发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市场报告》,大同以超40%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速跃居“暑期增速TOP3城市”,飞猪平台发布的《2025中秋国庆假期出游风向标》,大同入选假期热门旅游城市等。
大同从“煤都”到“文化古都”的逆袭之旅让世界为之瞩目。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大同文化盛名,带着向往,全身心融入这座被各种由衷的赞叹与美誉加持的古都,格外流连忘返,由衷惊艳赞叹。金秋时节,记者看到,古都大同文旅的热度仍在持续,大同古城及众多景区景点,游人络绎,笑语盈街,大同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文化魅力,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大同文旅的“淡季不淡”正成为全新态势。
文化是古都大同的灵魂所在,但长期以来,大同的文化魅力被煤炭的黑色印象所掩盖。多年来,大同举城上下怀着复兴古都文脉的梦想,开启了一场路途修远而信念坚定的转型之旅,春华秋实,深蕴厚积,终于绽放出文化之城应有的灿烂光华,塑造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大同在中国城市之林中的独特文化坐标。采访中,记者听到无数的游客都在连声感叹:过去对大同的了解太少,误读太深,来到方知如入文化宝藏艺术宝库,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古都大同文化之灿烂、内蕴之精深,如一册厚帙典籍、壮美宏卷,对许多游客来说,即使只是匆匆一瞥,便已足够惊艳。在2300年的建城史中,大同叠加着数十个古代民族的文化,北魏京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等光辉时代留下无数辉煌的历史遗珍。有人类文明瑰宝云冈石窟,中华五岳之北岳恒山及世界奇险建筑悬空寺;在多元包容的大同古城内,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等举世闻名的古迹星罗棋布;大同古长城绵延千里、恢弘壮阔、传奇无数;“民族融合之城”“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壁画名城”“古典建筑艺术宝库”“魏碑故里”“博物馆之城“等称谓,让这座千年古都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采访中,许多游客表示,大同文旅的火热不是意外,而是必然;不是源于造势,而是来自厚积薄发的势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品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更钟情于文化深度游,对真正具有文化品位的景区有着更高的品鉴力。古都大同,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非凡文化积淀,有着众多精彩绝伦的历史文化遗存,更有着个性独具的城市人文风采,以及生生不息、鲜活生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历史的馈赠,以及今天大同人对这份珍贵文化财富的精心守护与大力传承,成就了古都大同转型崛起的基石,造就了大同文旅必将越来越火的势能。
开放胸襟塑造燃情氛围
今年以来,古都大同营造的强大文化气场以及鲜活文化场景,不仅让四海游客陶醉流连,亦让许多大同人在自豪之余惊呼“竟认不出这样的大美大同”。
今年早春,当人们在正月的喜气中游历古城,惊奇地发现,辽金古刹善化寺及全真教观大同纯阳宫的花园围墙居然在一夜之间拆除了,让历史古建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城市烟火,成为古城复兴的生动一笔。今夏,大同府文庙的大门也完全拆除,游客在漫游古城时,可随时踏足历史悠久的古刹,宁静庄严与市井繁华相映生辉,让四海游客格外赞赏。在历史岁月中早已将开放包容精神融入城市文化血脉的大同,再一次打破“围墙思维”,让历史文化破壁而出,形成了更宏大的公共空间和更亲和的文化场景,让四海游客更真切地体验到古都的融合包容气度。
今秋,大同再以大手笔将善化寺周边的建筑全部拆除,通透的视野让这座千年古刹的大气磅礴展露无遗,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恢弘大殿形成宏大的气场,以摄人心魄的大美气度,展现出古都大同的雍容典雅气韵。古城内代王府西侧及太平楼脚下,新营造出的大片草坪让古建筑和蓝天绿地相映,宛如画卷,让游客惬意休憩其间,将身心完全融入古城的动人文韵。
“大同发展文旅事业,从未在足以傲世的文化资源上躺赢,而是将包容创新的城市精神不断弘扬,以创新创意把文化古都内在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示。”采访中,来自北京的学者谷鹏说。
大同文旅的持续火爆,得益于对古都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如今,每一名来同的游客都会倍感惊喜惊奇, 连呼不虚此行,从白天的古迹访胜到夜游的光影流转,深深陶醉于古都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旅创新共振的华彩。《如梦大同》如电影般的艺术观感及情融北魏的文化体验,《因为大同》的梦回北魏感受千年文明恢弘壮阔,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行见丝路”主题展演,柴市角和鼓楼东西街的非遗市集,古城四大名楼的数字化光影秀,让游客欣然奔赴,流连忘返。暑期及国庆中秋假期在代王府上空进行的无人机表演为游客带来“科技+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数千架无人机以夜空为幕上演科技光影秀,古今碰撞的观感让海内外游客直呼震撼。古城的灯光美化工程为华严寺、善化寺等千年古刹勾勒出美轮美奂的轮廓,灯映乾楼雄姿为“镇楼秋爽”的云中胜景赋予全新的意蕴,夜幕下,绵延数公里的大同古城墙全段点亮,一道古都底蕴与现代光影交织的梦幻画卷展开,一座座望楼、角楼、箭楼在光晕笼罩中更显古朴庄重,让四海宾朋在流光溢彩间将身心融入这座美丽的古都。
依托古都丰富厚实的文化资源,大同别具匠心地让静态的文化遗产变为可参与、可感知的动态文化体验,让游客从走马观花转为沉浸融入,为八方游人呈上兼具文化深度与互动趣味的文旅盛宴。在暑期及节假日期间,我市推出精彩纷呈的文化演艺活动,为游客提供集艺术展演、文博展览、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文旅大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旅产品与服务矩阵,全方位满足游客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文旅需求,推动文旅市场从“流量经济”向“留量经济”跃升。在云冈国际机场、大同南站,游客刚一踏足大同,迎接他们的是唯美的舞蹈、悠扬的乐声和大同人热诚欢迎的怀抱;在大同美术馆观展,辉煌磅礴的交响乐声在恢弘壮阔的艺术空间内回响,规模宏大的交响演唱会吸引八方游客沿台阶席地而坐,静心欣赏;漫步古城街巷,“古城也很潮”舞蹈、器乐表演及国潮展示,让游客倍感惊喜,在古街巷别样的浪漫与优雅中,感受古城文化氛围,品味大同的独特与美好。
“文化有深度、体验有温度、游玩有新意”,四海宾朋感同身受,“古都有魅力,大同大不同”,八方游客由衷感叹。
至诚待客展现火热情怀
“在大同旅游,我不仅感受到文化古都的厚重底蕴,更感受到文明大同的真情至诚,种种细节让人温暖让人感动,让人对这座美好的城市恋恋不舍、念念不忘。”采访中,来自北京的游客张亦萱说。
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平日里,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部署下,全市各级各部门都精心筹备,做实做细各项服务保障,开启花式“宠客”模式,推出一系列惠民暖心举措,尽力让每一位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满满的诚意让大同文旅魅力持续释放,游客满意度与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各大景区景点,推出延时服务、行李寄存、停车攻略等贴心服务。节假日里,记者在各大景区采访时看到,从景区入口的引导咨询,到活动区域内的秩序维护,从环境卫生的细致保洁,到突发情况的及时处置,各岗位员工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奋战在服务一线,用真诚的微笑迎接八方宾朋,用耐心的解答消除游客疑虑,用高效的行动解决实际问题,将“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努力营造安全、有序、整洁、优美的旅游环境,赢得了游客的广泛赞誉。
大同全力为游客营造舒心便利的文旅环境。在古城内增设休息区,为游客提供免费热水、充电宝、轮椅及常规药品等,发动商铺、饭店提供遮阳避雨设施、休憩座椅和小吃服务;为破解古城假期停车难,古城周边学校向来同游客开放,古城内及周边停车场均配备督导人员,督导调度车辆分流和秩序维护,便利游客泊车,并在古城内安装“空闲停车场导引图”,清晰标注空闲车位位置,夜间可视性强,为游客停车提供精准指引;在恒山景区,完善摆渡路线和停车场导泊调度;在华严寺景区,完善智慧景区建设,景区情况可动态展示、实时调控,新增智能检票入口,电子核验快速入园。
在节假日游客高峰期,全市各部门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旅游服务保障工作,用辛勤付出诠释责任担当,以暖心服务展示大同文旅良好形象。在景区、街区、停车场等一线前沿,随处可见服务人员及志愿者热情的笑脸,在人流密集区域协助疏导客流,在售票检票口耐心提供咨询,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主动为老幼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贴心帮助。节假日里,我市组建专项工作队,对网红餐厅、热门酒店等人流量集中场所开展指导,及时协调解决服务短板、供需矛盾等问题,切实规范节日市场秩序,倾心守护游客合法权益。
“天道酬勤,功至势成,大同文旅的‘火’只是开始,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古都文化内涵,做优文旅产品,做实文旅服务,让大同文旅实现长红,真正成为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大同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市文旅局负责人说。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