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大同云冈石窟景区关于调整开放洞窟的公告

大同云冈石窟景区关于调整开放洞窟的公告

发布日期:2024-12-16 10:20 文章来源:大同日报

  尊敬的游客朋友:


  云冈石窟第6窟自2023年11月28日封闭以来开展了洞窟调查和日常养护工作,第12窟自2024年11月11日封闭后开展了数字化保护工作,日前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具备了开放条件。经研究,我院决定从2024年12月16日起开放第6窟和第12窟。同时,第5窟由于要开展洞窟调查和养护工作,决定于12月16日起封闭,具体开放日期将依据工作进度确定。


  云冈研究院


  2024年12月10日


  第6窟“云冈第一伟窟”


  第6窟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开凿的大型塔庙窟,窟内平面为方形,规模恢宏,富丽堂皇,可谓集中期诸窟之大成,俗称“云冈第一伟观”。


  经过300多个日夜的精心维护与封闭修缮,云冈石窟令人瞩目的第6窟,终于重新向世人敞开大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重新开放后的第6窟,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古朴韵味,更在细节之处进行了精心修复,使得每一处雕刻、每一笔色彩,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6窟内造像题材众多,是云冈石窟群中题材内容最为复杂的一个窟,但有主有从,繁而不乱。凡礼佛之人,进入此窟后必先礼拜中心塔柱,塔柱高14.4米,分上下两层,雕饰精美,在云冈为独特的塔形。当时的雕刻家巧妙地在上层四面各刻出一立佛像,全身妆銮贴金,这种中心塔柱四面造出的佛像,可称为“四方佛”;下层四面各开一龛,西龛内雕倚坐佛,北龛内雕二佛并坐像,东龛内雕交脚菩萨,南龛(正面)内雕坐佛像,经后世贴金彩绘,已非北魏时期的风貌。


  此窟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镌刻于壁面下层、中层和塔柱的关于连环画形式的佛本行故事,这些故事采用浮雕与佛龛雕刻相结合的方法,把多个连续情节镌刻在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壁及明窗两侧,依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形象生动地雕出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中主要事件的39幅佛传故事画面。故事情节贯通一气,前后衔接自然,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联系,构图严谨,主题突出,具体刻画了释迦牟尼一生事迹以及成佛道路上的种种磨难和成道经历的本行故事,它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现存最早的传记性宗教石刻“连环画”珍品。


  第12窟“音乐窟”


  第12窟是一座非常神奇的洞窟,洞窟四壁布满层层叠叠的飞天伎乐,集中展示了当时西凉、龟兹、天竺以及中原地区的各种乐器,共有14种50件之多,营造的是一种香宇天音的佛国境界,它是云冈石窟伎乐雕刻的代表,是研究北魏音乐、舞蹈的圣殿,同时也是研究中外音乐史的最全面的实物资料,故俗称“音乐窟”。


  前室有四列柱,北、东、西壁均分三层雕刻,雕有佛龛、佛本行和本生故事以及大量轻盈的伎乐飞天、舞伎与乐器,突出的是窟顶高浮雕伎乐神像,在云冈诸洞窟中这种题材是较为特殊的创作,而窟顶四周镌刻出的佛本行中的神行故事和苦行像的造像题材,亦是云冈各窟造像唯一的新布局。前室北壁最上层天宫伎乐十四身,分别演奏吹指、齐鼓、排箫、琵琶、横笛、琴、五弦、筚篥、箜篌、腰鼓、义嘴笛、法螺等乐器。门楣上一组舞伎群,动作连贯,气韵奔放,是人间舞姿的艺术再现。窟顶逆发形伎乐天,体格壮硕,具有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特点。


  该窟内乐器雕刻的形制、演奏方式以及乐队的组合形式,集中体现了北魏宫廷乐队风貌和社会音乐制度,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珍贵资料。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