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沿着黄河去追风

沿着黄河去追风

发布日期:2024-09-12 15:55 94人浏览 文章来源:运城日报

  

5659950b-7e9c-4669-af7c-f9fefa993bad.jpg.jpg

cd9077c7-932b-4181-80b6-f5031252f8f7.jpg.jpg

  2024年运城市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自驾游活动于今日圆满落幕,但自带流量的自驾游团队所带来的热度还在持续。


  来自山河四省、京津冀、关中平原城市联盟的自驾游协会和俱乐部、旅游联盟成员及旅游网红达人等300多人齐聚运城,兵分两路驰骋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运城段)南北两线,饱览运城壮美自然风光、深厚历史文化遗存。


  当前,正值我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首发带火山西旅游的时刻,也是我市上下正全力打造山西省旅游热点门户之际,本次自驾游活动恰逢其时,颇受关注。


车在画中走人在景中行


  运城,因地处黄河之东,故称河东。


  打开中国版图,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一个壮阔的“几”字形。运城,处于右下角“几”字弯内。故,运城,被母亲河揽入臂弯,得母亲河宠爱,被母亲河滋养,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黄河从河津入运城境,由北向南流经万荣、临猗、永济,到芮城风陵渡,折身向东流。随后,过平陆、夏县,从垣曲出境。


  黄河运城段流长345公里,穿越运城8个县(市)。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运城段)建成807公里。其中,主线492公里,涵盖了沿黄8个县(市),突破了运城文旅资源多而散、交通不便的瓶颈,串联起A级景区30家,4A级景区16家。


  9月的河东,天蓝地绿,秋高气爽,微风拂面。


  车行途中,或穿越丛林,或翻越旱塬草地,或穿过湿地,每一处都是不同的风景。


  “车在画中走,人在景中行。”不同于传统旅游模式,沿黄自驾游是在行驶中享受随意轻松的沉浸式慢旅游,走走停停。


串一路风景  承一脉文化


  绿随车移,满目苍翠。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运城段)如同一条线,串起了沿线的优质旅游景点。


  河津段,沿线建有5个观景台、两个小游园、1个驿站。


  在“禹凿龙门”“鱼跃龙门”的故事发生地——龙门村,游客们近距离看到黄河波涛滚滚,兴奋不已。西安两岁半的双胞胎小姐妹怡宝和然宝脱口而出:“黄河入海流……”


  看到母亲河无法淡定的,不只是小孩子,大人同样。


  一个背着单反相机的西安大叔一靠近黄河便激动高歌:“黄河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唉……”


  万荣庙前村,是汾河“一泓清水入黄河”的最后一道关口。


  登高远眺,汾河如玉,黄河似带,分界明显,汾黄相交碰撞出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最壮美的自然景色。在万荣段,沿线还有两个驿站、1个房车营地、20个观景台和小游园。


  在永济,巍峨的鹳雀楼矗立在黄河岸边。霞光中,名楼、大河共同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因《西厢记》声名远播的普救寺,莺莺塔名满天下,成了蒲州一道独特的风景。游客们争相走进“梨花深院”,穿一袭古装,拍几张美照。


  芮城段,道路沿线共设8个观景台、3个驿站,连接起了3处古遗址、5个渡口、7个景区。


  颇具传奇色彩的风陵渡,理所当然地成了此次活动游客们尤其钟爱的打卡地。


  风陵渡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秦岭与黄河在此相遇,中华文明在此汇聚。山川与河流的巧妙安排,成就了历史上黄河全段最古老、最大的一处黄河渡口,也是金庸笔下杨过和小龙女初次相遇的地方。


  西侯度遗址距今约243万年,这里,有中国最早人类用火的证据,是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圣火点燃的地方,它也成为本次活动热度极高的地方。


  永乐宫,这座轰动了整个学术界的大型元代道教宫观,因精美绝伦的壁画、珍贵的宫殿建筑、世界文物搬迁史上的奇迹,在这次活动中让人着迷。


  平陆茅津渡,这个因盐运而生的茅津古渡早已归于沉寂,但阳光下,古渡的美景依然令人沉醉,曾经的辉煌也让人们津津乐道。


  每当车队行至沿线观景台、驿站,大家停车休憩、合影留念,感受风景与公路的完美结合。


  “走这么一条路就能遍览运城黄河景观,沿途标识清晰明了,太方便了。”北京一房车自驾游客说。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令人心旷神怡的,不仅是美景,更是美景中的独特人文。


  “衙门口/门儿朝南/上边写着/明镜高悬/明镜高悬/悬公理呀/公理自在人心间……”临晋县衙,方言荒诞剧《糊涂案》热闹上演,一名陕西自驾游客参与演出,扮作县太爷审案,引得围观群众大笑不止。


  在夏县,司马温公祠的实景演绎“镜之光·莲之旅”让大家颇为动容,其中所传递的“以人为镜、以莲处事”思想,令人印象深刻。


  活动期间,大家还深入沿途的傅作义故居、李家大院、后土祠、黄河大梯子崖、蒲津渡遗址、堆云洞等景点参观。


  一周来,这波自带流量的自驾游团队,让“畅游沿黄美景”的话题在抖音、小红书、视频号上也形成一波热潮。


  按照主办方要求,300多名自驾游参与者纷纷通过制作小视频、直播等形式,向全国各地的粉丝介绍运城,让更多的人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运城的历史文化和壮美风光。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这大概就是人们所期待的“诗和远方”。


  西安一旅行社负责人王青说,运城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热情好客的民风民俗,让人听了就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收获超预期。


  有外地自驾游协会负责人表示,此次运城沿黄之行回去以后,他将重新整合完善自驾线路,带更多的朋友来体验“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的盐文化、关公文化和黄河文化。


  市文旅局负责人表示:“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自驾游活动已连续举办了3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为建设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精品旅游示范带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必将成为打造山西省旅游热点门户城市的重要手段。全市文旅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打造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自驾游品牌,推动运城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图片:朱超逸丁  金玉敏

  文字:李婉玉  赵泽艳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