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新业态多元多彩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新业态多元多彩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3-12-05 11:11 464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时尚又接地气的沉浸式体验,好吃又好玩的城市夜经济商圈,延伸游客体验感的各类体验项目,科技感十足的视觉盛宴……多元多彩的新业态为山西省旅游业增添强劲势头,文旅消费数据持续攀升。


  近年来,全省各地通过探索“文旅+”创新发展路径,推出新举措,催生了沉浸式旅游、博物馆旅游、夜间游览、乡村民宿游、文旅康养游等新业态,为文旅消费持续注入新活力。


  近日,我省《山西省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出台,明确了扩大服务消费,提出包括扩大餐饮消费、丰富文旅业态、激活文旅消费、促进文娱体育消费、推动会展业提质升级、支持康养消费、提升健康服务消费等7条举措。这将进一步增强文旅企业信心,把游客流量转变为旅游消费的增量,进一步激发人们的消费热情,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夜游经济丰富消费场景


  入夜,钟楼夕照,华灯亮起,白日里青砖长石、阔顶高廊的青灰色民国式建筑群,霎时身披霓虹,一片璀璨。伴着特色民俗乐曲和灯光秀,老鼠窟、华泰厚、乾和祥等众多老字号门店热闹非凡,重现千年古街风貌……


  每当夜幕降临,太原市钟楼步行街上灯光璀璨,人流涌动。这里既有老街区的古朴与沧桑,又有时尚化城市的“潮流范儿”,更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无限魅力。


  夜味、夜玩、夜赏、夜购、夜养“五夜”消费,是国家商务部提出的“夜经济”形态。“夜经济”不仅延长了消费时间、拓展了消费空间,更创造出丰富的消费场景。从单纯“味觉经济”到“视听经济”,再到“体验经济”,沉浸式、互动式、艺术式等多元“新夜态”不断涌现,激发了各地文旅消费市场新活力。


  今年以来,夜间消费需求已全面恢复,夜间经济愈加显现出旺盛的活力。大批游客热衷于实景演艺、灯光秀、话剧等活动,也表明了人们对夜间经济有更高的期待。


  赏街景、逛集市、品小吃,山西的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着浓浓的“烟火气”。


  在运城岚山根·运城印象,街区依托运城的历史文化底蕴,构筑了“五街、两馆、一园、一中心”的景观。每天18时,“夜景”便会拉开序幕,经营户自发组织腰鼓乐队盛装迎宾,生龙活虎的表演,引得游客叫好连连……岚山根·运城印象先后获得“山西省特色商业街”“山西省特色体育小镇”“山西省夜间旅游消费集聚区”等殊荣,是一处精心打造的“文旅农商相融合、食购玩一站式”的特色旅游体验地。


  在太原晋阳湖桃花岛夜游嘉年华,只需轻轻扫码,即可召唤瑞兽在天空遨游,麋鹿在桃林跳跃……《山海经》的缥缈幻境里,游客可以看神兽总动员,畅游寰宇。十二花神点灯仪式,十二花神祈福舞,杏花、石榴花、蜀葵花神献舞,山水觅知音,桃花岛护卫快闪等节目也让人眼前一亮。


  此外,太原古县城、忻州古县城、大同古城等景区也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夜游项目,迎接八方来客夜观美景、品尝美食、休闲娱乐、打卡热门IP。


  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夜间经济释放更多活力,全省文旅系统将更加注重品质化、多样性,开发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新业态、新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接下来,将围绕“越夜越优惠,越夜越精彩”,将吃、喝、展、听、游、乐、购、演等特色内容融入“不夜”品牌业态中,打造独具特色的沉浸式夜游产品。同时,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如公交延线延时、公共停车位供给、公厕配套等,让夜间出行、消费更便捷。不断加强精细化治理与“新夜态”监管,保障“热闹非凡”中“规范有序”,从而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实景演出引领时尚体验


  如今,随着文化消费需求转型升级,公众对文化旅游消费不再满足于获得感官层面游山玩水的享受,“体验式、参与式、社群式”的文化体验和“个性化、仪式感、品质型”的深层需要,正逐步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取向和典型特征。


  “来看看糖葫芦儿”“卖鸡毛掸子喽”……入夜,古香古色的“平遥大街”上,店铺林立,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镖局、票号、染坊、客栈,沿街店铺门口,一串串红灯笼挂起,扮相惊艳的花旦挥舞着衣袖在戏台上动人歌唱,同兴公、德盛昌这些老字号招牌分外显眼。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游人摩肩接踵,有的进入店铺,有的被小贩叫住,有的则拿起手机拍照——这是山西省平遥县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中的场景。


  在千年古城平遥旁,《又见平遥》剧场每天都要上演多场演出,场场爆满。没有传统舞台,没有观众席,在90分钟的时间里,观众穿梭在表演者中间,成为戏剧的一部分。演出自2013年运营以来,共计演出7100多场,观演人数489万余人次,演出收入8.2亿元。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发布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推动沉浸式文旅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我省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在列。


  同时,《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还是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旅商业区以复原的民国实景街区为载体,以又见、民国、禅修、梨园、漆艺、光影、婚俗、茶道文化元素打造了8个主题酒店,配套建设了7个特色餐厅和会议中心、平遥传统老字号商业区等。每当夜色降临,看完演出的游客,一脚就能踏入热闹的文旅商业区,尽情享受古城的夜生活。


  随着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沉浸式文旅成为关注热点。一场别出心裁的演出,打破观众与演员的界限;一次身临其境的游览,让人们在诗情画意中行走;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区,让游客感受浓郁的历史文化……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文旅+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文旅业发展的新趋势,助力旅游资源“活”起来,带动景区人气“火”起来。我省各地各类展览、艺术节、创意市集、国潮旅拍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深度融入景区夜生活场景中,成为文旅消费的新亮点。


  作为国内首部大型明清院落实景融入体验剧《再回相府》,已成为皇城相府旅游区引爆游客眼球的一大亮点。该剧借助高科技手段让游客在“情景式体验、浸入式品鉴、移动式观赏”中品味生活、感受家风、传承文化,给很多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望黄河奔涌,忆晋商传奇,品碛口民俗。《如梦碛口》是我省实景演艺的又一力作,整个演出将声光电等特效与表演完美融合,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展现大时代的变迁,成为我省打造三大旅游板块的又一张新名片。


  结合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等特点,近年来,我省一系列特色旅游演艺项目相继登台亮相,有力补充、延伸和提升着旅游体验,推动观光休闲向深层次、沉浸式、立体化旅游互动体验模式发展,成为我省旅游消费的新的增长点。


  大同是国家重点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培育文旅新业态,大同市出台发展扶持奖励办法,鼓励各类投资,以博物馆、艺术馆、文旅消费业态、高端品牌酒店为突破,赋能古城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古城文旅消费集聚区。同时,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体育中心等“五大场馆”已经形成大同文化新地标,火山群、神溪湿地、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新业态文旅项目初见成效。


5G赋能吸引更多游客


  惟妙惟肖的晋祠宋代侍女“彩塑”穿越时空,走出圣母殿凌空曼舞;来自千年之前的鸟尊化身文旅虚拟人“青鸟”代言表里山河,与现场观众倾情互动;从流淌的汾河水到奔腾的黄河水,从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到宝刹石窟、险堡雄关……三晋文化历经千年,在5G、VR/A大数据等技术的加持下,让“线上领略山西风光、指尖品味山西底蕴”成为可能。


  近年来,我省文旅系统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在多方面进行“数字+文旅”探索,打造智慧文旅新业态。放眼山西,一些景区正在用新玩法、新体验吸引游客,激活了更多消费新体验。


  在洪洞大槐树景区,今年“五一”假期启动运营的沉浸式体验馆、AR智能导览眼镜等,吸引了年轻群体纷纷前来潮玩、体验,让游客在大槐树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中,以互动的方式体验到炫酷科技带来的视觉感受。云丘山景区“云丘乐游”微信小程序上线后,游客通过手机搜索该小程序,就能了解景区范围内的景点、住宿、交通、美食等各种相关信息。山西文旅集团推出的“游山西”服务矩阵的智慧引导作用逐步显现,不仅具有魅力山西、5G直播、景区导览、智能行程、晋享好货、景区实时热榜等功能,还通过“聆听山西故事”“2023山西省A级景区门票优惠活动”等宣推专题页,为来晋游客提供一站式、高品质的服务。


  目前,全省5A级景区及117个4A级景区已实现5G网络100%覆盖,5G下载平均速率达366Mbps,上传平均速率达61Mbps,全面提升了游客的网络体验,转发分享一触即达。


  近年来,省文旅厅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发挥了文旅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推动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推出一批智慧旅游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式消费空间,创建一批智慧景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赛事旅游、研学旅游等产品业态。大力发展旅游演艺项目,持续推进演艺进景区。培育和打造各类型精品民宿,盘活和挖掘乡村文旅资源,建设乡村文化地标、网红打卡点,加大乡村主题旅游线路推广力度。

   

  文字:刘嘉瑞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