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2023“大同年 大不同”新春系列活动和“三晋名品汇古城·网红直播闹元宵”活动的火热举行,大同古城着实火了一把。每日,本地市民、外地游客从下寺坡街进入,沿着鼓楼西街、鼓楼东街、县楼南街、云路街一路行来,品本地美食、各地小吃,赏大同戏曲、民俗演艺,购地方特产、旅游工艺品,住客栈、民宿,各家店铺笑脸迎客,给外地游客家一般的温暖。漫步古城,感受着大同这座充满人文情怀的旅游名城。
“飞天乐舞”亮相2023“大同年 大不同”新春系列活动
“名城大同,名不虚传。”这是不少外地游客对大同实实在在的体验,对古都文化最本真的表达。在他们看来,文化与生活交织交融,一个与北京、西安完全不同的体验展示着古都大同的另一面,本色而自然。不少外地游客走进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纯阳宫、关帝庙,这里的建筑、壁画、楹联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更是切实感受到“融合之都”的文化魅力。
大同古城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当你漫步街头小巷,那青石路面,那飞檐翘壁,那古韵院落,无不弥漫着浓浓的文化韵味。古建筑留下了千年历史的绝响,古民居镌刻着深邃的记忆,老手艺传承着不灭的历史符号,老戏台回荡着悠远的历史鼓乐。古城的一砖一瓦,古城的点点滴滴,总会让你产生无尽的遐思,留下难忘的记忆。
市民观灯游古城
云中观奇市,百坊万巷新。古城是最让人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普通市民、外地游客相约这里,大同IP人物系列情景剧演绎“大同大不同”;群众艺术、现代音乐、街头艺术开启古城狂欢夜生活;混搭、穿越、跨界、街头吆喝融合欢乐大同新视界;快乐、联欢、大众、人文装点大同文化新语境;说唱、变脸、大同戏曲、牛骨快板、国潮乐舞、京韵大鼓、行为艺术、吉他弹唱、陕西秦腔,嗨翻古城不夜天……汇成大同文化旅游新元素。
美食美名远扬,游客慕名品尝。作为大同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大同刀削面为古城美食游增添亮丽一笔。漫步古城,走进任意一家刀削面馆,都是生意火爆。来一碗刀削面,那筋道的面条入口爽滑,那多汁的臊子口齿留香,那连汤带面一起喝下去的“吸溜”声,也会觉得惬意顺耳。不少外地游客在吃完一碗刀削面之后都会发出由衷的赞美。兔头、羊杂、凉粉在唇齿留香中留住一段美好的旅行记忆。
手艺有古韵,传出大同味。来到位于代王府西侧的“三晋名品汇古城·网红直播闹元宵”活动现场,追寻大同皮艺的精雕细刻和浓浓醋香的久远韵味。作为大同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刘老醯儿醋坊”为市民游客捧上了精致的醋之盛宴。一块普通的牛皮,在传承人李金云的手中雕刻出了大同文化的独特魅力。金牌导游张亮走进古城内铜工艺制作车间,听着那“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想起了他的姥爷。当年他的姥爷是金属工艺厂一名工人,小时候,姥爷就经常给他讲大同铜器的辉煌。如今,站在制作车间,张亮深切地感受到这一技艺应该更好地传承下去,擦亮大同铜器“金”字招牌。
来大同旅游观光的游客不管是否了解大同的历史文化,但只要在大同古城走一走、看一看,触摸一下历经沧桑的民居、城墙、古建之后,都会对大同肃然起敬,甚至觉得相见恨晚。
当一个人在这里吃了、喝了、看了,高高兴兴地离开的时候,有一种情结已在他的心里深深地扎根,让他缱绻不已、挂念不已,让他在未来的岁月里,不管干什么,不管在何处,一想起那里,心里就有一丝感动,这就是旅游的魅力。而大同,就是充满这种魅力的城市。
文 字:赵永宏
图 片:任 洁 韩 堃
编 辑:褚慧灵
审 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