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39处全国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山西省两地入选,长治市沁源花坡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是其中之一。
此次确定的39处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面积14.7万公顷,涵盖温性草原、草甸草原、高寒草原等类型,涉及11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区域生态地位重要,代表性强,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
草原被誉为地球的“皮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之一,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农牧民生活的家园和重要的生产资料、广大人民群众休憩的绿色空间。草原自然公园是指具有较为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特征、有较高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价值,以生态保护和草原科学利用示范为主要目的,兼具生态旅游、科研监测、宣教展示功能的特定区域。
草原自然公园是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将填补这一类重要自然保护地的空白,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草原文化,开展生态旅游,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抓手。为了全力推进林草融合发展,保护修复草原,国家林草局决定开展试点推进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要求,各地在试点中要处理好草原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关系,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利用、高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原住农牧民及相关利益主体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开展适度放牧、生态旅游、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文化体验等活动,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花坡到底是凭什么入选的呢?来了解一下吧!
山西沁源花坡国家草原自然公园
沁源花坡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位于沁源县西北部王陶镇花坡村和岭上村,所处位置交通方便,通达性较好,权属清晰,属山地草甸类草地,是山西比较特殊的亚高山草甸草地。
公园规划面积8000公顷,其中可用于生态旅游休闲658.4公顷,草地面积在90%以上,草种类丰富,有200余种,主要有兰花棘豆、歪头菜狼针草、针茅、早熟禾、千里光、岩青兰、香青、铁杆蒿、苔草、龙胆、狼毒、飞燕草、唐松草等,每到夏季,繁花似锦,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相传隋朝末年,唐王李世民率军路过此地,见万紫千红,不禁随口说道:“好一个花坡”,花坡由此而得名。花坡草地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具有科学研究和自然教育价值。沁源县委县政府将以此次创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为契机,打造山西生态旅游的新视点、新高地、新景观。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