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立秋,但暑热未消,何处觅清凉?畅游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保准能满足你的避暑心愿。晨登雁门关,夜宿代州城……每一处风景都写满清凉,每一次驻足都能邂逅惊喜。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走进代县,登雄关,感受历史的雄浑;访古建,触摸岁月的痕迹,开启一场清凉之旅。
晨登雁门 凭吊千秋忠魂
“我所思兮在雁门……”这是东汉文学家张衡对雁门关的向往;“南思洞庭水,北想雁门关。”这是南朝诗人庾信对雁门关的眷恋。游雄关雁门,凭吊千秋忠魂;登紫塞长城,一览边陲风光。
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最为悠久、战争最为频繁、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古关隘,被誉为“中华第一关”。
在30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雁门关始终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作为古代中国北境著名的咽喉要塞,雁门关见证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作为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点,雁门关见证了民族融合的艰辛历程,积淀了色彩斑斓的多民族文化精华;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古商道,雁门关折射出古代边贸的兴衰,成就了晋商的辉煌。
雁门关景区是以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历史遗存、遗址为主要景观资源的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关城、长城、隘城、兵堡、烽火台等不同等级、不同用途、不同形制的历史建筑遗存,形成了苍凉、凝重、雄浑、大气的边关特色旅游风情,展现了这座历史名关的功能作用和兴衰历程,也讲述着3000多年来见证的沧桑历史和风云际会。随着近年来的大规模修复开发,古老的雁门关已经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边塞文化旅游目的地。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雁门关宛如一条沉睡千年的巨龙被唤醒。素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美誉的雁门关,傲立在群山之间,见证过无数金戈铁马的岁月,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厚重。
当踏上古老的石板路,抚摸斑驳的古城墙,仿佛都能听到历史的回响,看到金戈铁马的战场,感受保家卫国的坚定信仰。极目远眺,山峦连绵起伏,长城蜿蜒其间,壮丽的边塞风光尽收眼底,随便按下快门,都是惊艳绝佳的大片。
日游代州 探寻古建烟火
从雁门关下来,直奔代州古城。这是一座 “活着的千年真古城”,古色古香的街道、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处处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历史味道。
高大雄伟的边靖楼,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质鼓楼,飞檐斗拱间尽显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该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取“祈盼边界平定安宁”之义,也称“谯楼”,当地人称“鼓楼”,位于代县古城十字街心,居古代州城的最高点,是用于守望瞭敌、指挥作战的军事建筑。站在顶层,北可望雁门关,南可看滹沱河。它是州府级别的城楼,比山海关靖边楼、嘉峪关关楼高出10多米,堪称“万里长城第一楼”。楼上南北两侧高悬“威震三关”和“声闻四达”匾额。这座雄伟古朴的楼台,不仅是当地人游玩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外地游客到代县的打卡地。
走进代县县政府后院,即见阿育王塔。该塔造型独特,始建于隋朝,后毁于战火,元代重建,是我国仅存的19座阿育王塔之一。塔基下有地宫,地宫中供奉着佛骨真身舍利。塔身上窄下宽,比例精巧,呈圆锥形,为覆钵式。通体由青砖砌筑,周长约60米,高度约40米,体形硕大而圆润。底座为须弥座,间杂有仰莲花纹、覆莲花纹和重涩(一层一层交叠)混肚,周边雕刻有各种花纹、莲花瓣和梵文,是早期藏式佛塔中的佳作。刹座下围有12根砖雕圆柱,是典型的西方建筑构件,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造塔风格,这也是代县阿育王塔的独特之处。梁思成称赞它是 “中国现存瓶状塔中比例最好的”。
规模宏大的代州文庙,是华北地区现存最大的州级文庙。其始建于唐朝,现存为明清时期建筑,包含前中后3个院落。大殿内的八卦藻井格外值得一看,斗拱繁复,做工精美。文庙东西各建有忠义祠、文昌阁和明伦堂、节孝祠。这些建筑与文庙构成一组宏大的儒学教育建筑群。通过它,不仅可以领略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也能了解古代的学校制度。这座文庙在当地人的心中地位极高,主殿后墙上挂满了锦旗,有些抬头直呼“孔老夫子”,让人读来有种穿越感。
古城内还有西门瓮城、武庙、城隍庙、将军庙、州衙等古建遗存,都值得细细品味。在古城内行走,常能看到老人们坐在古建前聊着天,不远处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千百年的文化就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传承。
逛累了,可以到街巷里品尝琳琅满目、香气四溢的特色美食,每一口都是地道的古城味道。走进古城,如同穿越了时空一般,可以品尝当地美食,感受宁静与安详。在这里,您不是游客,而是融入其中的生活者。
夜宿古城 静享古韵遗风
代州,一颗镶嵌在内长城的明珠,一朵绽放在黄土高原的奇葩。在漫长的岁月里,它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灿烂;在辉煌的史册里,诉说着华夏璀璨的芳华。
代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代州古城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在2300多年的岁月中,古城先后为雁门郡郡治、代州州治、都督府府治、兵备道道所和振武卫卫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陲政治要地、军事强藩、商埠重镇和文化名城,史称“屏藩畿甸”“北门莞钥”。
古城曾被梁思成誉为 “一座计划得极好的城市”,是“胡服骑射”的实践地、“和亲政策”的起源地、“雁门之变”的发生地、“克用复唐”的起兵地、“杨家将御辽”的镇守地。古城还被《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记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这座城让更多人领略到它的美、感受到它的魅力。
当古城的灯火渐次温柔,正是住进代州古城的好时候。想深度融入古城,一定要住一次巷子里的老院民宿,若偏爱热闹,古城周边的酒店也能带来不一样的享受。
睡前若还有兴致,不妨到街上转转,看看夜灯下几处国宝的剪影,感受小城小巷的烟火古韵,尝尝摊位上现做的美食,听听石板路上归家的脚步声。
这一夜,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只有千年古城的温柔怀抱,定会让你在古韵里卸下疲惫,为一天的行程画上圆满的句号。等第二天醒来,推开窗,又能看到晨光里的古城新模样。
公路通达百业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忻州段打通了乡村振兴的“主动脉”,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不仅成为省内外知名的旅游路、观光路,更是当地群众家门口的致富路、振兴路、幸福路。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