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闻名中外,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山西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众多革命文物和丰厚文化资源,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宝贵红色基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不仅串连起秀美风光,更串连着三晋大地的红色基因。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开启“烽火太行”红色旅游,参观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狮脑山百团大战遗址、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师范学校成为革命熔炉
“在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除参观外,还可以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旗下主题发言等活动,我们还组织了情景剧表演、红色故事讲述等,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距离。”该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位于太原市五一路小北门,原名为“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是太原市唯一保存下来的较为完整的一处革命旧址 ,于1991年9月18日正式开馆。
1919年,太原正式组建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1936年冬至1937年秋,在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牺牲救国同盟会在这里设置培训机构,培养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及海外华侨中的进步知识青年4500余人。1937年8月,我党又在这里建立了以军政训练班学员为骨干的山西新军的第一支部队——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在这里接受到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周恩来、刘少奇、彭雪枫、周小舟等还在这里为学员讲课,国师从文化学校变成了革命的大熔炉。
近年来,国民师范旧址进行了维修、保护,除集中且有代表性地体现当年原有风貌外,门外又增建了介绍国民师范革命活动的照壁,与东陈列廊、西展厅和接待室,形成了完整的参观路线。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该馆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并广受关注。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我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太原市文瀛公园内。早在2002年10月,山西省委省政府于彭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在此建起了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2010年4月27日,经中央同意,正式定名为“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是我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的地方。这里原是明清时期的山西贡院,也是省城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废除科举制后,山西巡抚衙门在此创办山西公立中学堂。1913年,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省立一中是山西革命的红色摇篮,是山西党、团组织的诞生地,是山西传播新文化的前哨阵地。”随着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那段激昂人心的岁月,徐徐展现在人们眼前。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不少对近现代山西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事件:1919年,太原各界声援北平的五四爱国运动,拉开了太原学生运动和山西革命运动的序幕;1925年春的反房税斗争,涌现出彭真、纪廷梓、张叔平等一批先进学生领导者;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入太原后,省城各校学生由中共太原支部和团组织倡导,聚集于此,成立了“太原市民沪案后援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统一战线。
彭真是山西省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彭真生平纪念馆陈列的物品,默默讲述着伟人的一生。
自2022年起,全国各级关工委将每年的7月定为 “青少年党史学习月”。假期里,参观者也以青少年为主。近年来,纪念馆持续加强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建设,创新开展有深度、有广度、有亮度、有温度的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让党史故事活起来、让伟人精神立起来、让红色资源火起来。
狮脑山百团大战遗址 科技赋能开启时空对话
伫立狮脑山远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阳泉,满目绿意尽收眼底。当视线掠过城市脉络,蓦然回首,百团大战纪念碑犹如利剑出鞘。俯仰之间,历史纵深与现代气象熔铸成时代交响。
为纪念“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缅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1985年4月阳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狮脑山主峰兴建“百团大战纪念碑”。
走进位于阳泉市狮脑山森林公园的百团大战纪念馆,沉浸式教育活动里跃动着求知身影,主题讲座现场闪烁着思想火花,电影放映厅激荡着历史回音。序厅里,正太铁路破袭战、狮脑山战斗、娘子关战斗……“百团大战 光耀千秋”群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百团大战主要战斗场景。
步入“鏖战狮脑山”半景画厅,时空骤然折叠。炮火映红的天幕下,声光电技术重构的战场让观众屏息——硝烟弥漫的战场在光影交织中重现,爆炸的火光照亮八路军战士坚毅的面庞,冲锋的呐喊穿透时空回荡在展厅每个角落。
作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百团大战纪念馆针对不同参观群体,推出不同的叙事方式:为青少年设计情景讲解,用趣味问答串联历史脉络;吸引成年观众参加专家讲座、主题展览,深度解析战役战略价值;为老年群体定制回忆抗战岁月活动,增强情感共鸣。
科技赋能下,这里的历史正以全新方式“活”起来。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24小时VR数字展馆,随时随地在手机上浏览百团大战纪念馆展陈内容。当指尖划过手机屏幕,“狮脑山战斗指挥所旧址”场景重现,45件文物三维数据、183件文物二维影像构建起红色基因库。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吸引了数十万人次的 “云端”参访。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太行山上的“红色延安”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129师司令部等150余个机关单位曾在麻田驻扎长达5年之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刘伯承等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抗战,著名的抗日将领左权将军为国殉难于麻田“十字岭”。
为纪念左权将军,1942年9月18日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将辽县易名为“左权县”。1980年,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成立并对外开放。该馆作为革命圣地,已经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全国各地来此参观瞻仰的人络绎不绝,麻田被誉为太行山上的“红色延安”。
7月,当红色的热情与夏日的炽热交融时,左权这座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小城,以崭新的姿态等待游客开启一场触动心灵的红色之旅。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英雄的足迹、每一处遗迹都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除了麻田,十字岭突围战文化园、桐峪1941小镇、前方鲁艺纪念馆等地都值得一去。
站在十字岭峰顶,英烈墙与纪念碑静静矗立,仿佛在诉说1942年那场悲壮的突围战。左权将军在此殉难,他的精神化作太行山脉的脊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桐峪1941小镇,宛如一颗镶嵌在太行山间的红色明珠,以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红色足迹。小镇还原了1941年的历史风貌,走在石板路上,两旁的老式建筑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前方鲁艺纪念馆位于左权县桐峪镇上武村,展陈分为风起延安、云涌太行、花开神州3个部分,集中展示了“前方鲁艺”为抗战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为中国革命文艺作出的开创性工作。如今,这里已成为延安鲁艺精神教育基地,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参观学习。
文字:卢 亚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