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攻略 > 山西人游山西 从汾阳到运城感受家乡美景

山西人游山西 从汾阳到运城感受家乡美景

发布日期:2024-06-17 16:01 文章来源:吕梁晚报

  

  身为山西人,我带着爱人孩子在假期游览山西,真真切切感受家乡美景。


  从汾阳出发,先后去了新绛县、万荣县、盐湖区等地景点,每到一处都被当地丰富人文历史景观所吸引,带着孩子出游并不能真正了解每一处景点的厚重历史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走马观花”式看景,但依然过足了眼瘾,不由感慨,这一趟运城之旅,值!


第一站:龙兴寺


  5月2日直抵运城新绛县。新绛县,是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第一站龙兴寺。龙兴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我的是寺里的龙兴宝塔以及宋金古墓。


  龙兴宝塔,可谓新绛地标建筑,亦称“绛州宝塔”,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共八层,清乾隆四十二年重修,增高为十三层,呈八角形,通高43.7米,塔门上有石刻“一柱擎天”。大儿子素来好动,想爬上去看看,同妻商议,决定让他自己一人挑战。妻子带着小儿子去假山处游玩。趁着间隙,我来到了旁边的宋金古墓。门票不贵,只需三元。家乡汾阳东龙观也有宋金古墓,为了看看二者有何不同,决定进去一探究竟。


  原来,眼前的宋金古墓非原址,而是迁建,并排两座,规模不大,内有砖雕却略显简单,用不了五分钟便可看完。汾阳的宋金古墓,虽未近距离参观,但通过报刊、电视等图文、视频资料也有一定了解。汾阳的宋金古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内空间大,砖雕精致且带有色彩,将墓主生前场景灵活展现,既有主人、仆人、猫、狗等生活场景,也有古老茶艺场景,还有类似于金融柜台的工作场景,专家学者对此颇有研究。从规模和内饰来说,二者一比,高下立见,但如果从参观展示的角度来说,二者一比,家乡汾阳的宋金古墓,至今还是原址保护,尚未开发略显遗憾。


  从宋金古墓出来,看到妻子陪二儿子玩水玩得不亦乐乎,大儿子爬塔还未下来,于是决定爬一爬跟儿子来个偶遇。不爬不知道,一爬还真有点难度。塔内空间有限,游客有上有下,加上台阶太陡,爬塔难度系数顿增。大家上下互相让一让,总算到达塔顶,此时大儿子正在塔窗处朝下瞭望,新绛县城尽收眼底。看到我上来,他一个劲的叫我过去看看,“爸爸,你看远处那是啥建筑?爸爸,你看下面的人好小……”言语间透露着好奇。


第二站:绛州大堂


  从塔下来同妻子、二儿子汇合,直奔第二站绛州大堂。


  绛州大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现建筑为元代重建遗构。


  孩子们尚小,一个十岁,一个七岁,他们对此并不感兴趣,只顾在阴凉处玩随身携带的“洋片”,令我有充足时间领略大堂之美。


  粗壮的木柱见证了历史,精美的木雕散发着沧桑,游客你来我往,或拍照或仔细端详,令人流连忘返。绛州大堂按规制州衙正堂通例应为五间,而绛州却独为七间,放眼全国也是少见,原因至今不得而知。


  大堂前有前些年考古出土的唐宋元等时期的地面以及零散建筑基座,被玻璃罩罩住供游客驻足观赏。从上面走过,好似穿过时空隧道,让人不禁联想起绛州大堂过往的时光。


  绛州大堂外,不远处分布着钟楼、鼓楼和乐楼,被誉为“绛州三楼”。作为明代古建筑,同样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构造精美,各有特色,其中乐楼正有免费送戏下乡的新绛县蒲剧团唱戏,戏台对面是一缓坡,这里坐满了前来听戏的附近老百姓和游客。从坡坡上面俯瞰,甚是壮观。鼓楼上为木构,下有门洞,门洞上方有石匾额“涵游”二字,从门洞处走过,凉风习习,令人神清气爽。钟楼内悬万斤巨钟,为金代所铸,儿子们迫不及待的敲了起来,清脆的钟声,十分悦耳,据工作人员介绍,声音可传数十里。


  游玩结束这四处景点,坐车去绛县文庙的路途中,我在想,曾经,家乡汾阳作为汾州府驻地,钟鼓二楼,府衙、县衙也是十分壮观雄伟的,可惜老早以前就被拆毁,如今只能通过老照片中留存的部分建筑,去品味去感叹它们过去的美。


第三站:新绛文庙


  新绛文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内四府街,现存建筑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殿、西厢房等。其中棂星门为纯石构建,据悉,原棂星门也是木构,明正德十六年,当地知州李文洁将木构改建为石构,能完好保存至今,十分难得。


  通往大成殿台基前,有一精美石雕,上雕二龙戏珠图,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块石雕每条龙都抓一条鱼,旁边知晓者介绍,这是龙帮鱼幻化成龙,寓意孔圣人帮天下莘莘学子变为国家栋梁之材。


  眼前的大成殿,殿宇巍峨,气势宏伟。大成殿是文庙的核心建筑,为明正统十三年重修,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剪边,四周设回廊。看着大成殿,想起家乡的汾州府文庙、汾阳县文庙,但也只能透过留存于世的一张张老照片看泮池、牌楼、大成殿了。2012年汾州府文庙重建工程在家乡汾阳文湖文化园竣工。汾州府文庙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得以再现于世人,左拥千年文湖,右揽文峰古塔,现如今,文湖文化园已经成为集文湖、文峰塔、文庙“三文”合一的大型文化旅游园区,吸引着省内外的众多游人。


第四站:万荣东岳庙


  逛完新绛文庙,时间尚早,离万荣县不远,决定夜宿万荣,第二天逛著名的李家大院。路上顺风车司机不忘热情的介绍万荣,说万荣值得一去的地方还有东岳庙,于是我们来到第四站万荣东岳庙。


  万荣东岳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不贵,成人票仅需十元,就可观赏飞云楼、午门、献股、八卦亭、东岳殿、阎王殿等古建。飞云楼离入口最近,也是东岳庙最值得一看的古建,高23.19米,平面呈方形,三层四滴水,十字歇山顶,飞云楼在建造技术、结构力学与造型艺术方面独具特色,在中国木构建筑中占有独特地位,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


  众多游客纷纷在此拍照留念,巍巍壮丽之势冠于全庙,大家无不被高超的建筑技艺所折服。


  万荣有飞云楼,想起家乡汾阳南关的明代南薰楼,虽没有飞云楼的高大壮观,却也有小家碧玉的精致之美,著名导演贾樟柯多部电影在此取景,现如今南薰楼已经成为“贾导”粉丝来汾必须打卡之地。


第五站:李家大院


  5月3日直达万荣县李家大院。


  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却阻挡不住大家的热情,来此参观者络绎不绝,可见其吸引力巨大。山西有著名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常家大院,前三个均已参观,砖雕木雕石雕以及展品都很震撼,乔家、王家、渠家的发家史也是令人啧啧称奇。那李家大院与其他大院有何不同之处呢?带着期待走进李家大院一探究竟。


  李家大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原有院落20组,房屋280间,现存院落11组,房屋146间。既有山西传统四合院,又有中西合璧的“哥特式”建筑,特别是大院街门的砖雕异常精美,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身旁不时有着“晋商少奶奶”服装的人拍照,沉浸于此,还真有一种穿越之感。


  地上文物看山西,大院文化是山西晋商辉煌的见证。想起家乡汾阳也有几处不错的大院,一是城区的牛家大院,二是冀村镇东社村的蔚家大院,三是建昌社区的冀家大院等。这几处宅院虽然比不上乔家、王家、李家等大院的豪华气派,但从历史角度、建筑特色角度来说,也是备受赞誉的。


  牛家大院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牛家曾在俄经商,商号“璧光发”,富甲一方。蔚家大院,民国建筑,主人蔚官年在天津经商做颜料生意,还当过山西旅津同乡会会长,故以天津山西会馆的模型建造,被称为“乡村里的山西会馆”。冀家大院,走出了冀贡泉、冀朝鼎、冀朝铸,被誉为“冀氏三杰”。还有其他散落在阳城镇、贾家庄镇、三泉镇等地的古宅院,如果能将这些院落开发,打造成“汾商博物馆”“冀氏三杰红色博物馆”“汾阳举人进士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形成大院旅游专线,对于文化宣传,乡村振兴应该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六站:运城盐湖


  受天气影响,5月3日行程提前结束,夜宿运城盐湖区,决定沿着总书记的足迹5月4日看看盐湖。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盐湖,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实地察看盐湖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盐湖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越来越重要,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


  运城市盐湖是镶嵌在河东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星罗棋布的盐池是盐湖的一大独特景观。五一假期来这里打卡游客众多,大家一边看盐湖美景,一边了解盐湖历史、现状,真正体验在游中玩,在游中学的乐趣。


  孩子们在盐湖畔捡小石子,随手朝湖中一扔,泛起阵阵涟漪。


  5月4日下午启程回汾。密集行程,会乏累,但累中有快乐有收获,近三天的运城之旅落下帷幕。


  从汾阳到运城,从运城回汾阳,一路感受家乡美景,走遍千山万水,惟愿祖国更美好!  


  文字:李勇斌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