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展示 > 沿着长城看塞北

沿着长城看塞北

发布日期:2025-08-08 11:05 2195人浏览 文章来源:忻州晚报

     长城两边是故乡,万家灯火一脉传。长城蜿蜒曲折,雄伟壮观,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6月中旬,我们从忻州自驾出发,沿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用7天的时间横跨晋冀蒙,行程1500多公里,凝望秦汉明月,饱览唐宋风云,轻抚明清沙尘,回眸烽火狼烟,感受西口风情,见证国泰民安,亦歌亦咏,且行且悟。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偏关段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以“边塞古风、跨越长城”为主题,北起大同市天镇县平远头,沿外长城向西至偏关县老牛湾,再向东沿内长城到繁峙县平型关,全长1201公里。塞北是国内长城资源保存相对完整、长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其中明代长城规模最大,为蜿蜒曲折的夯土长城,保留了原始风貌。驰骋在旅游公路上,一段段长城和一处处景点星罗棋布,塞外的深邃之美尽收眼底,叹为观止。



  位于繁峙县的平型关是我们此次旅游的始发点。穿过平型关隧道,便是位于灵丘县白崖台村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入口处横卧的巨石上镌刻着当年毛主席的一句电文: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纪念馆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科技和艺术手段,生动地再现了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的战斗场面。进入韩庄长城地段,长城依山就势蜿蜒而上,现存六个敌楼,有两个尚有牌匾,总体完好。


平型关


  在繁峙县横涧村东南五公里处,有一座仰头山,建有普照寺。据说,如来佛祖收服孙悟空后留迹于此。因为山上吃水比较困难,我们将随车带的一大桶矿泉水留给寺庙,小师父把施主带来的10个饼子相送,让我们带着路上吃,使我们非常感动。发源于繁峙县泰戏山马跑泉、桥儿沟一带的滹沱河是忻州人民的母亲河,全长587公里,过去由于各种原因,生态环境恶化,水质下降。沿着弯弯曲曲的步道探访源头,欣喜地看到“龙嘴”里不断往出涌水,清澈见底,表明滹沱河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成效显著。我们用瓶子接满水,一口入喉,沁人心脾。


  灵丘县含水村全村整体搬迁到了小寨村,建起了“含水人家”移民新村。村如其名,一条小河绕村而流,建筑体现出黄土高原特有的风格,有二层楼,有窑洞,有古朴的戏台,有精美的雕塑,有民宿,有文创区,还建有展览馆。流水淙淙,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美得醉人。悬空寺号称恒山第一胜景,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俗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建于北魏后期,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游人排着长龙,等待着钻天窗,穿石窟,跨栈道,步长廊,览奇景。登临悬空寺,不得不感叹其设计理念绝,建筑水平高,难怪徐霞客将其称为天下巨观,不无道理。


  游览浑源古城后,我们来到栗氏佳城,谒拜治河名臣栗毓美。栗毓美,浑源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岀任河东河道总督,在巡视郑州河道堤防时,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享年63岁。因治理黄河有功,办事踏实用心,道光帝赐谥“恭勤”,民族英雄林则徐为其撰写了墓志铭。栗氏佳城被称为“民间皇陵”,占地1.1万多平方米,南北主轴贯通,气势恢宏,建筑精美,有“不拜栗公墓,枉到恒山来”之说。



  天镇县李二口明长城是长城入晋的“第一站”,虽然细雨绵绵,仍挡不住我们攀登的脚步。李二口明长城又称错长城,相传当年修筑时,一位负责的将官喝多了酒,修建者正好修到拐角处,大家按照将官的指挥,误修出一段长城,等到发现时,已经修了1632米,如果推倒重来,显然不妥,于是就搁置了,按照原来的路径继续修建。就这样,一段T字型的错长城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奇特的风景,也成为长城家族中独有的孤品。不远处是大同长城博物馆,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外形古朴典雅,与巍峨群山和蜿蜒的长城古堡浑然一体,全方位、多元素展示了长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天镇县寓意“与天齐平”,位于山西省最北端,而平远头则是极北之村,以长城为界,北与内蒙古大草原相望,东和河北怀安接壤,被称为“鸡鸣三省”之地。这个小村子在历史上一次次处于民族融合的最前沿,在这里领略的不仅是长城文化,更多的是边塞文化与中原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壮观景象。


  旅行第四天,我们抵达阳高县镇边堡和得胜堡。这两座堡建于明代,分布在大同府城西北的长城沿线上。镇边堡属于“全庙之堡”,历史上曾建有30多座庙,每逢节日,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而得胜堡则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晋商走西口的崛起和繁盛,明政府实行善政的“开中法”,晋商纷纷北上走出“口外”,无论绸缎,还是葱蒜,边地屯田,边贸贩运,或游商,或坐商,逐渐成为旅蒙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得胜堡为黄土夯筑城堡,是明代大同以北重要的军事城堡,晋商从此经过,北面是内蒙古丰镇市,距村只有五六里路。在“汉鞑两利”的原则下,“马市”在得胜堡开市,盛极一时。


  自清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忻州人在内蒙古经商者达到三万多人,其中丰镇的忻州商人多达六千多人。丰镇形成了一条忻州巷,年营业总额上亿元。2010年丰镇旧城区改造,忻州巷不复存在,但忻州人在口外的奋斗精神和往昔辉煌永载史册,启迪后人。我们专门绕进丰镇老城,见到了栗氏家族联盟盟主栗贵峰。他是忻商后代,现从事教育工作。



  杀虎口,也称西口,位于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交界处,高山对峙,地势险峻。明清时期,杀虎口是晋商的主要通道,远近闻名的“大盛魁”商号的发祥地就在这里。杀虎堡保存完好,还有烽火台、古战场、古桥古道、古乐楼依稀可见。杀虎口内侧是右玉博物馆,一边是右玉史话,一边是回望西口。“中国古堡看山西,山西古堡看右玉。”右玉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战争的前沿阵地,战略地位重要,长城景观丰富,全县有三分之一的村庄都有过古堡,“中国古堡之乡”的美誉名副其实。“走西口”是近代史上著名的五次人口大迁徙之一,长达四百余年,打通了中原腹地与内蒙古大草原的经济文化通道,带动了塞北地区的繁荣发展。


  当晚我们入住右玉县政府对面的宾馆,陈设朴实无华,保持着右玉人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右玉干部群众锁定风沙不松劲,大兴植树造林,成为全国改善生态环境的学习榜样,右玉精神也感动了无数国人。


  进平鲁,参观凤凰古城,登北固山和红山明长城,谒拜乌龙洞。平鲁县凤凰古城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塞北文化旅游的热门地。凤凰古城宁静淡泊,凉爽宜人,人们在古街巷里悠闲自在地享受着慢生活。北固山为平鲁古八景之首,殿宇林立,各具特色,凸显出浓郁的边塞文化特色。


  不知不觉中,车驶入内蒙古清水河县境内的老牛坡红色文化旅游区。清水河是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和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员潘密于1937年夏天在老牛坡组建了内蒙古最早的农村基层党支部,开展对敌斗争。走进老牛坡党支部展览馆,凝固的历史和鲜活的记忆迎面而来。清水河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里,气势磅礴的雕塑设计精巧,“长城”二字,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傍晚行至偏关县老牛湾,住在窑洞民宿里,有一种如家的感觉。长城与黄河在这里握手,大自然的浑然天成与人类的奇思妙想,在这里形成另一种奇迹。这里还是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交界处,吸引了许多人来此旅游打卡。平鲁县下木角村是“门神”尉迟恭的故里,建有牌楼、国公庙、敬德宫、尉迟大营、铁技铺、文化墙等景观,成为新的旅游景点。与之相邻的朔州老城,建有尉迟敬德庙,为二进院落辽金建筑,供奉着这位一代骁将。西侧100米处是马邑博物馆,共有7个展厅,馆藏文物14万件,展出近800件,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在此筑城养马,以备胡侵,从而使马邑成为朔城区文明的摇篮。


长城和黄河握手处


  近观旧广武城,远观新广武长城,惊叹不愧为中国明代长城的代表作。“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中华第一关——雁门关两关四口十八隘,是5A级景区,汉高祖北征,王昭君出塞,杨家将镇守,雁门关伏击战,无不延续着民族文化的根脉。


  沿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穿行在塞北大地,每一块砖石,都凝结着先人匠心独运的智慧;每一座关堡,都闪耀着民族融合发展的华彩;每一寸土地,都融汇着塞北人民的家国情怀。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太阳照长城长,长城雄风万古扬。你要问长城在哪里,就在咱老百姓的心坎上……




图片:张存良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