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展示 > 大同左云生态“凉资源”变文旅“热产业”

大同左云生态“凉资源”变文旅“热产业”

发布日期:2025-08-07 10:50 6037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暑期以来,位于晋蒙交界处的大同市左云县掀起了清凉旅游热潮。95.4万亩的森林、25.2万亩的草地面积,让游客体验到夏天18.9℃的平均气温,尽享左云清凉之旅。近年来,该县围绕建设京津冀蒙生态后花园和避暑休闲康养首选地总目标,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长城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全链条资源,让生态“凉资源”变成文旅“热产业”。


整合资源 让文旅产业“热起来”


  仲夏时节,在左云摩天岭风景区附近,来自省内外的骑行爱好者沿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穿梭于古长城遗址之下,沿途的民宿经营者正忙着接待旅游团。河北游客赵小燕从网上预订了白羊瑰秀里民宿,干净的环境、丰富的美食得到了点赞。“我是从微信朋友圈看到的,这里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丰富的长城文化一下子吸引了我。趁着周末,我和朋友结伴就来了。”赵小燕说。


  原始的生态美景、清爽的空气质量、迥异的民俗风情,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还引起了国家及省市体育部门和知名院校的关注。中央美院油画研究院、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把左云作为教育教学体验和高端学术交流基地,组织专家、学者、师生驻左写生、创作。


  据了解,左云县以长城文化为魂,以生态经济为翼,实施了一系列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举措,形成了“以长城游、山水游、休闲游、民俗游、美食游”为主题的精品旅游带,构建起了一条条研学旅行、户外运动、沉浸式游乐等特色文旅于一体的产业矩阵。今年五一假期,来左云旅游的人数达5万多人次,当地酒店、农家客栈等餐饮、住宿各项收入达250多万元。


  如今,一批批游客登长城、观古堡,呼吸新鲜空气,品尝地方小吃……一个个文旅项目成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当地农村也“借景生金”。黑土口村建起了民宿、驿站,吸引在外务工村民返乡创业,仅今年上半年就收入46万元,带动集体经济走上“借景致富”新路。在八台子、徐达窑、金家沟等农村,涌现出了30多个“长城人家”“古堡人家”,当地村民也吃上了“旅游饭”。


“生态+”促农文旅融合发展


  左云是全省林业生态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具有规模大、品质良、功能全的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产业因“绿”而焕发出勃勃生机,为生态产业链条向前后端延伸、向上下游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左云县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中,“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并行。近年来,该县下大力气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立足小杂粮、肉羊、沙棘、苦荞中药材等农副产品优势,推动产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成为全省小杂粮出口示范基地县、晋西北沙棘特优区、国家级苦荞地理标志产地等,迎来了一产支持、二产赋能、三产反哺绿色农畜产品的“高光时刻”。


  目前,左云县已建成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32万亩,拥有9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品牌,涌现出30余家规模化“种养加”企业。一大批品质好、品种多的“左臻·云品”区域公共品牌,源源不断进入省内外农贸市场、大小超市,为推动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如今的左云县,正高擎“大美左云·塞上长城”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旗,用生态“底色”续写着塞北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绚丽华章。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