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展示 > 相如故里 牡丹圣地

相如故里 牡丹圣地

发布日期:2024-11-11 15:17 文章来源:临汾日报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古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北部,太岳山南麓,美丽涧河穿城而过。


  这里自然人文相得益彰,风光旖旎。境内有中镇霍山老爷顶、张家大院、祖师顶、关帝庙等景点,霍山云顶小镇、祖师顶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被誉为“天然氧吧”。


  这里人文厚重,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繁衍,是大禹治水之地。


  这里宜居宜业,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


  立足别样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县把全县合为一个大景区进行统筹规划、建设,形成牡丹品鉴、相如研学、山岳观光的亮点迭代,构建起以中部文明县城、牡丹景区为核心,北部云顶小镇、南部祖师顶康养基地为两翼的全域发展格局。


  古县因时而动、顺势而为,通过举办爆款活动、展现别样风光、塑造绿色美食、强化宣传推广、活用传统非遗、提升公共文化六“维”发力,全面推进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助推文旅消费全面升级,持续擦亮“天下第一牡丹”独有名片。春赏牡丹、夏养云顶、秋登霍山、冬体民俗的古县全季旅游未来可期。


  “天下第一牡丹”是古县的一张“王牌”。近年来,古县扩大“天下第一牡丹”影响力,加强与同类型同区域景区的协调联动,利用时间差、季节差、文化差做好宣传,不断提升古县的知名度、美誉度、外向度。


  花开动京城 香飘数十米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当提起牡丹,人们总会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两句诗。


  古县牡丹旅游景区,是古县国家4A旅游景区,是一处集旅游、康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栽种着白、红、黄、蓝、粉墨、绿、紫等各色牡丹。


  景区久负“三绝”盛名,分别是单株最大白牡丹、千朵牡丹壁、汉白玉牡丹仙子像。“花魁”白牡丹,生长在景区丹阳园仙子阁前,据说已有1300多岁。“牡丹仙子”“神牡丹”“花神”“花仙子”“花魂”“花王”“国色天香”等,是游人送给“白牡丹”的赞誉和爱称。2001年,中国牡丹协会到古县考察后认为,古县白牡丹是目前国内单株最大的牡丹,生长时间最长、最具魅力、最具观赏价值,堪称“天下第一牡丹”,收录于《中国牡丹丛书》。2008年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专家组对古牡丹进行现场考察论证,确认“古县古牡丹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单株牡丹。”


  围绕这株白牡丹,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据传,女皇武则天同文武群臣赏雪饮酒,酒过数巡,武皇已带醉意,便乘兴下诏:“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上林苑总管百花的女神,其日恰好不在洞府,众花接旨后无处请示,只好连夜纷纷开花,唯有牡丹花不愿“逞艳于非时之侯,献媚于世主之前”。次日,武皇游赏群芳园,但见百花怒放,唯独不见牡丹争艳。武皇大怒,火烧牡丹两千株,又将皇宫内剩余的四千株牡丹贬配洛阳。发配路上途经岳阳(今古县)三合村时,但见村旁有一条小河,清清的河水日夜不断,村周起伏的山峦上,宝塔似的刺柏四季常青、霜后的枫树一片红,山清水秀,景色迷人,众牡丹仙女十分喜欢这个地方。其中有一株白牡丹决心离别荣华,于是带着四株芍药偷偷溜走,落脚古县三合村。


  古县牡丹旅游景区这株“天下第一牡丹”,据传便是武皇贬花途中逃脱的那位性情刚烈的白衣仙子,四丛红芍药为仙子的四位侍女。“天下第一牡丹”枝干已木质化,株高2.3米,花冠直径5.6米,冠幅超过33平方米,丛围16米。开花时间在4月底5月初,一般年景花开400余朵,2008年盛开600余朵。花朵怒放时,如碗口大小,直径近20厘米。花瓣双层,外沿为玉白色,内部稍带血红色。花朵中心长有金黄色花蕊,花香浓郁,沁人心脾,数十米外可闻。


  千朵牡丹壁,建于景区牡丹广场南,由景德镇陶瓷艺术学院何炳钦教授设计创作,采用了捏雕、镂雕、浮雕等多种传统工艺,在1300℃下烧制,艺术般再现了“天下第一牡丹”及国内上百种名贵牡丹的风姿,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制珍品,2008年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认证。这幅瓷板牡丹画,长60米、高9米、内挂1200块瓷板,画中为景区白牡丹仙姿,两侧有各种名贵牡丹花衬托,花开争艳,蜂飞蝶舞,美不胜收。


  汉白玉牡丹仙子像,矗立于牡丹壁后上方,像高39米,由719块汉白玉组成,有着九九归一的美好含义。仙子像整体洁白细腻,晶莹典雅,富贵端庄,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牡丹仙子像,与牡丹壁同时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称号。


  古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近年来,古县充分挖掘森林旅游资源,形成了一套包括森林徒步、森林露营、森林生态体验在内的多元化森林康养产品体系,全力打造“康养休闲生态旅游目的地”。


  生态环境优 康养最佳处


  古县祖师顶森林康养基地,位于古县东南部南垣乡国有林场核心区域,与龙庄沟、将军墓等旅游资源形成片区,新建有祖师顶文化博物馆、瞭望塔。该康养基地面积为6.07万亩,森林覆盖率95%。平均海拔1300米,年均气温9.2℃,最热月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水量达600毫米,是镶嵌在太岳山系的一颗绿色宝石。


  古县祖师顶森林康养基地内空气质量优良,负氧离子浓度高,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孕育了种类繁多的植物资源。其中,中药材有连翘、柴胡、党参、黄芩、黄精等230余种,菌类有羊肚菌、猴头、牛肝菌、松乳菇、珊瑚菌、鸡油菌、山木耳等。


  祖师顶规划建设了森林康养步道、户外徒步幽径和儿童森林游乐园等设施,基地内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景点星罗棋布,包括将军墓、淤泥河古战场遗址、跑马坪、马刨泉、罪证石、祖师庙……


  祖师庙东侧制高点海拔1335米,建有瞭望塔,7层楼高,塔顶安装有360°红外摄像头和信号发射塔,可对方圆50余公里范围内的森林火情火险进行监测,是古县南部重要的森防设施,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站在瞭望塔上,还可以多角度眺望祖师顶林区周边三县优美的自然风光。


  霍山云顶小镇生态旅游景区,距古县境内西北端30公里处,位于古阳镇凌云村西北霍山主峰老爷顶脚下。景区森林覆盖率95%以上,负氧离子含量高,山庄四周环山,景色秀丽,自然条件独特,气候凉爽宜人,被评为中国森林康养基地。景区内春季山花遍野,夏季清凉避暑,秋季山果飘香,满山红叶美丽壮观,冬季可滑冰、滑雪、狩猎。


  为丰富霍山云顶小镇旅游业态,2021年12月,大南坪森林生态体验基地项目启动,打造了以森林深度体验、花海观光园为亮点的特色森林民宿区。目前,大南坪森林生态体验基地利用大南坪林场旧场部现有危旧房屋及周边闲置荒地,打造出风格布局各异的民宿院落、各式客房。院落内外装饰风格包括中式、新中式、禅意、意式、民俗等,可满足不同客群需求。大南坪森林生态体验基地成为霍山云顶小镇继户外露营基地之后又一道风景线。


  吃是打开古县密码的另一种方式。古县山川润泽,林木葱翠,是国务院确立的“高产优质高效核桃示范基地县”和“干果经济林之乡”。太岳美食传佳话,珍馐美味口齿香:古县核桃宴百变烹制,仁香菜美、益智开慧;太岳菌菇宴,山野鲜气,康养食疗,犹吸山川草木之气;古县炒鸡滋味鲜美,可谓“一只鸡烧炒焖炖,一座城烹火留香”;旧县羊汤汤汁醇白,“平日一碗羊肉汤,不用医生开药方”。


  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蔺相如的墓就在古县北平镇蔺子坪村的蔺河畔。在深入挖掘蔺相如忠义、聪慧、浩气文化的同时,古县的文化自信正在源源不断地汇聚成古县精神。


  一生书传奇 千年留印记


  秀美风光看古县,人文名胜览“岳阳”,古县拥有闪光的名片。战国时,赵国大臣蔺相如生于斯,归于斯。星移斗转,传奇史事在山城古县已越千年。


  蔺相如彪炳史册,但史籍对他的生卒境遇却记载不多。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也仅仅留下“蔺相如者,赵人也”等寥寥数语。在古县北平镇李(蔺)子坪村,村民世代相传:当年蔺相如魂归故里的时候,正当秦国灭亡赵国之时,由于蔺相如渑池会上当众曾羞辱秦王,秦王怀恨在心,尽管相如死后是秘密发丧,但还是为秦王所知,并派军队尾追而来,相如的灵柩回乡以后,族人连夜埋葬成坟。为避免秦兵屠戮,蔺姓全族连夜移居赵城,保护了蔺相如的长眠之地。“蔺子坪”也改名为“李子坪”。


  蔺相如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奉命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面对秦昭王的威逼利诱,他机智地保护了和氏璧,并最终使其完璧归赵。在渑池会上,他又以智勇之谋挫败了秦王,使赵国免受屈辱。蔺相如与大将军廉颇的关系一度紧张,廉颇扬言要羞辱他。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始终回避忍让,他的谦让精神感动廉颇,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二人也成为刎颈之交。蔺相如的智慧、勇气和谦逊的美德,已成为历史佳话。蔺相如的传奇在古县世代相传,蔺里饭店、蔺里旅馆等古县老字号,以蔺为号,是他两千年后在当地留下的印记。


  2007年,首届中国·古县蔺相如文化高层论坛在古县举办,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孙立群,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先秦史学专家和研究蔺相如文化的教授、学者参加论坛,专家学者拜谒了李子坪村的蔺相如墓,参观了古县蔺相如公园、蔺相如纪念馆。


  位于古县县郊的蔺相如公园,建成当年一改古县“有城无园”面貌。蔺相如公园曲桥幽径别赋风韵,山石亭阁错落有致,园内设计有蔺相如塑像、纪念馆各一座,塑像气宇非凡,纪念馆疏朗大气。


  蔺相如墓位于古县李子坪村南,沁河支流蔺河,绕李子坪而流。一条笔直的道路直达蔺相如墓,道路两边立有石人石兽,气氛庄严。走进蔺相如墓墓园,细看石碑与墓志铭,轻轻抚摸着那坚硬的土块,追抚先贤,令人心里不禁生出对一代名臣的尊崇与敬仰。


  古县政府2008年对蔺相如墓进行过修缮,蔺相如墓为土封,墓堆为圆锥形,墓顶青草翠绿,用一圈整齐的块石围着。墓堆土质为陶土,与当地红沙土土色相异。相传,墓堆为蔺相如死后埋葬时,士兵用头盔、百姓用裹兜堆土而成。墓前墓碑为清代立,碑正面题“赵上卿蔺公相如墓”。蔺相如墓西南侧,有一株槲树,为纪念蔺相如所栽,树龄已有数百年,枝叶相交,寓意将相和谐精神。


  李子坪村民俗活动蔺乡秧歌,为纪念蔺相如而生。如今,李子坪村每逢重大节日和活动,蔺乡秧歌便“嗨”了起来,伴随锣鼓音乐,表演者身体自由扭动,走出绕圆圈、卷席子、九龙摆尾等多种队形,令人目不暇接……


  历经岁月沉淀,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蔺相如的传奇故事历久弥新。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