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展示 > 黄沙古渡丛罗峪

黄沙古渡丛罗峪

发布日期:2024-10-22 11:02 文章来源:吕梁晚报

  

  丛罗峪是一个黄河古渡口,它的渡口历史可以追溯上千年。这次应邀到丛罗峪镇采风,旧地重游和文友们一起沿着陡峭、高耸的真武山神道拾级而上,攀高台、拜宝殿、登文昌阁,映入眼帘的是千古大河、黄土高原、龟蛇灵山、水蚀奇石、庙宇道观、楼台亭阁,云蒸雾罩莽莽苍苍,一路的景致极富厚重色调和历史沧桑,张扬着宏浩气势和雄浑动感。在写有“道法自然”四个苍劲大字高墙旁,居高远眺,整个丛罗峪一览无余。


  村庄位于黄河东岸临县西境,来自东山的清凉寺水绕村汇入黄河,北有龟蛇山和黄河水蚀自然石雕,南则真武山曲径通幽,两山环抱一川,千古大河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绕西而过。村四周枣林茂密、郁郁葱葱,真武山楼台亭阁、云雾缭绕,隐映在苍松翠柏之中。


  黄河、石雕、庙宇和林荫,这些人间风景是自然的、生态的,是何等的令人神往。真武山虽不是很高,但险、秀、雄、奇于一身,黄土丘陵间的寺院、柏林有如璀璨繁星一般,渲染出一派道家空灵、清静的气韵来。站在文昌阁,远眺黄河与清凉寺水汇合处的丛罗峪,令人感觉既清新怡人又苍茫旷远。


  走近文昌阁,飞檐斗拱气势不凡。松柏初霁、柳色清新,庙宇和神道被漂洗得一尘不染。山下的黄河一衣带水缓缓流过,淡淡的水雾笼罩着沧桑悠久的气韵,有如一幅清新、秀美的自然山水画面,装点着丛罗峪这一方水土。每年农历三月三、九月九庙会,便会有远近而来的百姓来此顶礼膜拜,以求消灾免难,以求护佑全家平安,生意兴隆。


  黄河运载着来自青藏高原的雪山融化之水,流到晋陕大峡谷已经走了一半路程,而这一半的地域差不多就是丛罗峪渡口。


  今天的丛罗峪渡口,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忙与辉煌。沙滩卵石、衰草寒烟,只有在河对岸摆停着几只渡船。四周很安静也很清凉,但这安静是丰富的安静,有如夕阳西下秋天硕果累累的田野。渡口对岸下游就是螅镇,是陕北著名的螅蜊峪渡口。螅镇和碛口一样,是明清至抗战时期黄河的水旱大码头。堆积如山的皮毛、砖茶、药材、煤炭、木材、棉麻、盐巴、麻油等在这里装卸,街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骆驼队、骡马帮、驴帮把这些货物通过水旱两路转运外地。辐射范围包括延安、平遥、潼关、内蒙、宁夏以致大西北。1937年冬至1948年春10年间,晋绥边区120师后勤部负责兴县至延安的十八兵站螅镇分站、八路军兵工厂、被服厂以及大批山西商人从高家塔、丛罗峪等渡口,渡过黄河,常住螅镇进行贸易活动,各种军需物资在黄河上来来往往,为延安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螅镇离延安很近,往西去关山重重,那里是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指挥中心。丛罗峪与螅镇一河之隔,丛罗峪渡口处于120师晋绥边区西部边缘,这里最火热的场面莫过于喊着黄河号子、穿梭于两岸的运输船只了。可以想见,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克虎镇、曲峪、丛罗峪、碛口等黄河沿岸渡口,有多少的急切期盼的目光关注着它们,上至军人商贾、下至学生百姓、船工贩夫,甚至混在人群中的军统特务,日出东山、夕阳西下、熙来攘往,一幕幕有别于锋矢交加、明争暗斗的交锋,在这里堂而皇之地摆开了战场。


  站在文昌阁凭栏远望,这种远望往往伴随着情怀与期盼,这里没有明争暗斗没有阿谀奉承,只有山川、河流和感悟,而感悟又是一种相当难得的大境界。只有这时候,人们才能从尘世喧嚣中安定下来,心平气和地梳理着自己的情感,而所谓诗词歌赋,也就在这时候随着感悟而生发出来,诗词歌赋便走向大河、走向高原、走向蓝天。老子认为,水默默地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人就应该和水一样,结交要有仁爱之心、要恪守信用不求回报。老子的“水利万物而不争”诠释了人世间万物的处世之道,当我们站在丛罗峪古渡口,探讨关于黄河的永恒话题时,对文明的惋叹、对生命的珍爱,对自然山水的探求,对老子这些至理名言也就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


  丛罗峪的自然山水就是一片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无论是山川还是河流,我们只有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把这些优势为我所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延伸它自然、生态优势就是上策。“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就是说,江河正是那种有容乃大的气魄和善于谦下的态度,才会不断吸收各处支流和小溪,造就海纳百川的胸怀而成为百谷之王。黄河不就是这样吗?大海不也是这样吗?深刻领会老子思想的精髓,把真武山那“道法自然”的四个字融会贯通,发挥到极致,就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丛罗峪乡村振兴之“道”。


  黄河一号公路,穿过真武山下的“立交桥”,就可以看到清凉寺水与黄河交汇处的桥梁,桥很长横贯南北。镇里街道并不长,全然没有下游碛口古镇的繁华喧闹,也没有上游交通枢纽的克虎镇那样车水马龙。村中隐隐传来几声鸡鸣狗犬,渲染出一派乡村情调。西面几步之遥的黄河河面很开阔,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河水很清澈,一江清水向南流。枣树的开花季节会看到外地来的养蜂女在枣树下摆开蜂箱以及蜜蜂“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的景象。座谈会上,张书记所说的建造千亩葵花的设想令人振奋,这有如南方的千亩油菜花、北方的千亩草原一样,将会形成我们吕梁的黄河风景佳地。如果再加上千亩枣花,那个时候,将在丛罗峪发生“可可托海牧羊人”那样的爱情传奇故事,唱出“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红枣当然也是可以酿酒的,歌一样地可以唱得如诉如泣感人至深,引得大量游客慕名前来,成为网红打卡地。村镇民居背阴向阳,背后是一座标志性的山丘,一些土窑洞隐映在枣树的绿荫中,似乎故意要留下一片供人想象的空间。


  丛罗峪镇地处晋陕大峡谷,东邻刘家会镇,南接碛口镇,北连曲峪镇,西隔黄河与佳县相望。黄河一号公路、三曲线穿境而过。境内广植黄河母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含糖量高、无污染……


  这是一个自然、生态和绿色的世界。历史的车轮在黄河东岸消消停停地碾过,周围是恬静平和的乡村牧歌,黄河绕村而过,男耕女织,乡音媚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如一首艰苦奋斗知足常乐的田园诗,怨言尽管有,贫瘠也会有,年轻人都在外面讨生活去了,老年人似乎并不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坚守这一方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水土,就是守住乡愁,就是看得见炊烟和窑洞。孩子们出去闯世界,无论走到哪里,终究是要叶落归根的,乡村振兴方兴未艾,他们迟早都是要回归的。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乡村振兴的洪流中,农村的教育、文旅、民俗、红色文化总体上呈现出可喜局面,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丛罗峪学校校长郭建军就是一个优秀的“添柴人”。在郭建军带领下,丛罗峪重视教育之风经久不衰、人才辈出,学校成绩数十年来一直稳居县域内中学排名前五名,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果,特别是在当今乡村学校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成绩令人敬佩!学校名声大振不仅吸引了周边乡镇,甚至连其他县市的学生纷纷前来就读。这个学校的前身是临南县的一所学校,抗战时期日寇占领了三交镇,学校便随着临南县抗日政府迁到了丛罗峪。这所学校教学严谨,六年间为党培养了大批人才。1948年抽调晋绥干部到大西南建立新区,这里选调了很多文化干部南下,今天还有许多他们的后代留在四川、陕西、青海和新疆等地,丛罗峪学校正是传承了这些优良的革命传统和校风。对于一个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而言,孩子就是他们的全部,孩子能否成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终极祈盼。我们的乡村教育,要是都像丛罗峪那样办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乡村振兴之路便会越走越宽广。


  就自然地理而言,丛罗峪特点就是山水之间的“生态”。碛口是高度商业化的古镇,人们看的是古镇繁华和黄河二碛,克虎是晋陕通衢大道,人们享受的是交通便利,我们不必在这方面去攀比,我们就抓三大项,即:生态、教育、文化。生态包括黄河古渡、黄河水蚀岩画、沙滩游泳、沙滩烧烤、沙滩体育等;教育包括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扩大校舍、扩大招生规模、吸引周边地区生源、乡村干部培训、农技农机培训、妇女护工培训等;文化包括装点真武山,多植树多种草、堡则峪古家谱展览、黄河民间艺术展览、黄河号子实景剧等等。生态是什么呢?生态就是原始的、未加修饰的自然状态,就是春日原野上彩色风筝在蓝天下愉快地飞翔,就是沿黄公路上山地自行车、越野车全国大赛的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就是文昌阁黄河滩摄影、写生的自然画面,它们和黄河、木船、红枣、向日葵、蜂蜜,共同撑起一片童真无邪、自然生态的自由天地。


  高爱启是来自克虎镇的采风团成员,从小在黄河边上长大,爷爷就是在黄河上闯荡了一辈子的老艄公。他搜集整理的《黄河船工号子》分为正月下船号子、扳船上浪号子和腊月抽船号子三部分。这些号子配合四季行船中拉船、登船、背船、搬船、上浪、靠岸等各种动作,由婉转悠扬、短促有力、到大功告成。旋律唱词极具穿透力,高亢嘹亮意气横成。比如:“禹王治水呦把河开哎,一个渡口呦一只船哩,十个艄公哎把船搬哩,桃花渡里哟走一回哎”!桃花渡就是黄河西岸的佳县,开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新年伊始的憧憬;“妹妹在圪塄塄上站呀,搭上则背背起来呀”,这是爱情的力量;“齐用劲啊!摆顺船啦!腰挺硬呀!双腿凳呀!”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得胜利;“老婆给咱做好饭呀,羊肉疙瘩则泡白馍呀”!这是温馨的热炕头;“拴好船呀,搂着老婆孩子过年关呀!”这是对幸福家庭的深切盼望。这些船工,他们的脚下不再是赖以安身立命的黄土地,而是黄河,那波涛汹涌的黄河。黄河不像黄土地那样安稳坚实,充满了风险和憧憬,令人心境摇荡,令人跃跃欲试。这是一则关于奋斗和航行的传奇,基调沧桑但不是悲怆,极目天涯云水苍茫,这里没有怯弱者的方寸之地,雄关漫道,曙光就在前方,奋斗就在脚下,你只能使出浑身解数去拼搏、去追求,这就是包括丛罗峪在内的黄河人的性格特征。


  既然挺顺口,又挺有劲,那就唱吧。站在丛罗峪渡口,我忍不住要跟着那沧桑有力的黄河号子唱起来,这不是为了怀旧和标新,而是一种蕴含着真诚和毫不矫情的敬意。我们都从那个浑厚的天籁之音中走来,而在心灵和生命的历程上,我们又生生不息地追求那个融洽、谐美、生态的自由天地。  


  文字:高迎新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