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狮脑山较往日有所不同,在通往山顶的道路两旁,随风摇曳着一些渐黄的秋叶,漫山遍野、峰峦叠嶂。这座屹立于阳泉市西南的巍峨山峰,不仅是自然风光的胜地,更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丰碑。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抗战面临“两个空前”,即空前投降危险与空前抗战困难的形势。当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在广袤的华北大地上,在纵横2500公里的交通沿线,主动向日军发起了一场战略性进攻战役。而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这场战役参战兵力共计105个团,共进行大小战斗2174次,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纪念碑坐北朝南,从高到低,由主碑、3座副碑、1座大型圆雕、2座题词碑、烽火台、“长城”组成。百团大战纪念碑的主碑,主体高40米,寓意着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形状像一把锋利的三棱刺刀,象征着中华民族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革命精神。主碑的三个面上镌刻着彭真、薄一波、徐向前三位革命家的题词。
为纪念百团大战胜利,缅怀抗日英烈,2010年,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百团大战纪念馆在狮脑山战斗遗址上落成。纪念馆内,浮雕、图文展板、实物遗存、3D实景等完整记录了百团大战的作战经过,生动再现了百团大战的激烈战斗场景和八路军的英勇抗敌精神,让人们仿佛穿越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纪念馆在原有展陈基础上设立多媒体半景化展厅及VR数字展馆,提升游客体验感。目前,纪念馆每年接待量达40万人次。作为阳泉的一张“红色名片”,位于纪念馆西侧300米处的百团大战纪念馆军事文化园,展示了9件参加过重大作战任务的“退役”武器,市民游客可近距离参观、体验。
在狮脑山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不仅能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与伟大,更能深刻体会到那段峥嵘岁月和革命先烈身上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文字:顾 超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