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展示 > 大度山·佛庐寺

大度山·佛庐寺

发布日期:2024-08-12 11:21 2152人浏览 文章来源:吕梁日报

  

9e263724-de80-48dc-8b34-b332e63b9e12.jpg.jpg

千佛铁塔


25a5d3b8-f7d0-41bd-84de-7e21e9d01991.jpg.jpg

佛庐寺


  吕梁临县境内,山峦纵横,大小山头,不可胜数。依湫水河划分东西,西境诸山,首推大度山,其余无出其右。


  大度山位于临县城西北四十余里。出县城,省道苛大线北行,城庄镇小马坊村西折,入太平沟,一路西行,至沟掌即是。山势高峻,远看状如大肚,取名大肚山,后书写为大度山。


大度山


  临县的大山,我第一个登临的便是大度山。


  山胜在于形制。大度山四围环山,东南紫金山、西南天子城、正东玉家山、东北天台山、西北教朋墕山,号称“小五台山”,大度山置于中央,众山环抱,是为山首。大度山主峰海拔1817米,论高度,不及教朋墕山二峰,一座1822米,一座1819米,湫水河西第一、第二,然教朋墕山孤突突两个山头,又囿于原始森林,从来人迹罕至,鲜为人知。其二,大度山与紫金山,相传为兄妹山,大度山高大,是为兄长。其三,大度山上有大善寺,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古寺院。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诚然!


  大度山山势俊秀,奇景独特,登临拜谒者络绎不绝。然而,观山者众,了解探秘者寥寥无几,热情如我,也不过多少次去,多少次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缘分终究是一场注定。佛说,和无缘转身,和有缘相知。


  去探秘大度山,是周末的事。建平老师要去摄影,与吉祥居士约好了佛庐寺住持德隆法师,邀我同去,我欣然应往。


佛庐寺


  清晨入古寺。出东门,翻土洞马道坡,青凉寺,雷家碛,张阳会村钻沟,房家坪、郝家坪、贺家坪,一条小河沟串联着的都是些古老而袖珍的村庄,朴素安宁。至张阳沟村尾,新修的混凝土硬化路盘旋上山,不一时便是佛庐寺了。


  寺院坐北向南,三阶台地,中轴式布局。第一阶,正中天王殿,正面供奉弥勒菩萨,背面供奉韦陀菩萨,四大天王分列两边。东西两侧相向,二层阁楼;东侧,一层斋堂,二层念佛堂;西侧,上下两层僧房。东南角,钟楼,西南角,鼓楼。第二阶,正中大雄宝殿,正面供奉释迦牟尼佛、消灾延寿药师佛、阿弥陀佛,背面供奉南无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十八罗汉分列左右。东西两侧对称,座北向南,方丈住持寮房、客堂;东西向,偏殿各三间,东偏殿,中间内供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北间内供大势至菩萨,南间内供药王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西偏殿,中间内供地藏王菩萨北间内供净土法门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南间内供伽蓝菩萨。第三阶,最北,至高,规划藏经阁,待建。


  关于建筑,我完全是个门外汉,只觉得布局讲究,方正错落,斗拱飞檐,画栋雕梁,别有气韵。造像的师傅姓秦,名清平,临县本土人,个子不高,清瘦灵动。秦师傅不多他言,除非说佛,说到造像,师傅讲“用贼心造出的是贼像,用佛心造出的是佛像”,足见心之虔诚。佛庐寺众佛像,秦师傅带领着两个徒弟,整整塑造了三年,一丝不苟,始终如一,精妙绝伦。


  游览谈说之间,建平老师已经拍了航拍,招呼我看鸟瞰图,问我寺庙够不够大,感觉如何?我指一指钟楼,又指一指鼓楼。吉祥居士心领神会,竖起大拇指,笑着说:“窥一斑而见全豹。”是啊,单是钟楼内一口钟,鼓楼内一面鼓,已经足够惊讶!钟楼里的钟,黄铜铸造,直径1.8米,高3米,耗铜4吨余,钟身铸刻《楞严经》。据说,此钟省内第三大,铸造时候是一对姐妹钟,另一口悬挂在大同市华严寺。鼓楼里的鼓,直径2米,整张牛皮绷出的鼓面,手指轻扣,隆隆作响,鼓声宏厚如闷雷。


  古往今来,人们为什么膜拜高山,为什么要把寺庙建在山上,为什么要在高山绝壁间开凿石窟,为什么要把整石整山凿刻成神佛大陀,我似乎有点惺然睁开了眼睛。我急切地渴望鸽子崖了!


鸽子崖


  鸽子崖在佛庐寺东北,大度山主峰(大善寺)西北脚下,孤突耸立一道绝壁。鸽子崖确是一处绝壁,刀削斧劈的峭立,岩石异常坚硬,崖头上、凹陷处、缝隙间,参差的草木绿植,生命如此蓬勃顽强。


  鸽子崖下搭建了盘旋的木梯步道,友人潜心,一阶一阶地数上去,150阶,刚好到古旧的山门石洞。走过石洞,上面是块平整的圪台地。圪台正面有三孔石窑洞,石窑洞脑畔上有三个石窟的,修建了关房,用彩钢搭建了简单的封闭的檐廊,石窟藏在了关房内,关房内有两位僧人师傅正在闭关修行。圪台的右侧崖壁上,有个石窟,半壁上挂着,开口三四米,深浅二三米,里面立着一个木制的神佛的牌位,掌壁上一錾子一錾子凿刻的痕迹很是清晰。最高的石窟,在关房的右侧,顺着一段陡峭的草木覆盖着的小坡道攀爬上去。石窟在石崖的正面,开口要比圪台右壁上的大不少,深浅有三四米,宽度在五六米,棱角规整,錾子细密,古人的诚恳全在这一錾子一錾子的细密之间。


德隆法师


  德隆法师回来了,法师随和谦恭,微笑着,攀谈着,淡然自若。我问德隆法师,为什么选择在大度山闭关并留下来,而不是别的山别的地方?德隆法师回答,出家人四海为家,当初选在大度山,是因为往生了的汇寿老师父。


  汇寿老师父俗家克虎镇蔡家洼村人,潜心向佛,多年前只身来到大度山,当时天子城一带一无所有,只是一片古庙遗址,不着村庄人烟,完全的荒野。汇寿老师父留下来,土坡上挖了一道沟壕,用柴草和石棉瓦搭了个简易窝棚,念佛修行,一住就是七八年。汇寿老师父一边修行一边耕作,农闲时四处化缘、筹集钱物,逐步在南山坡上修建起了几孔窑洞。汇寿老师父知道佛庐寺,发宏愿重建,这样就算恢复重建了。恢复了古寺庙,汇寿老师父将寺庙叫作“极乐寺”。德隆法师庐山东林寺出关之后,专程上了极乐寺,见了老师父的修行和功德,感动至极,便在极乐寺住了下来。


  德隆法师在极乐寺闭关六年,期间汇寿老师父往生,众多居士、信徒慕名而来,功德主李文艺等人发起宏愿重修佛庐寺。佛庐寺2020年破土动工,德隆法师2022年出关,如今,寺庙告竣,古刹重光!居士说,汇寿老师父被尊奉为二代开山祖师,专门为其修建灵塔安放骨灰。


大度山往事


  1931年,山西发生了两件革命大事件。


  其一,中共山西特委领导,年初在汾阳县永安镇敌驻军中拉出三十多人,加上从太原兵工厂和陕北派来的中共党员,组建成立了晋西红军游击队,以吕梁山区为依托,开展广泛的革命活动。其二,七月,中共又发动了平定兵变,从敌驻军高桂滋部拉出一千多人,组成红军第二十四军,经盂县、五台至河北阜平一带,建立苏维埃政权,开辟革命根据地。革命震撼了反动阶级的统治基石,反动派惊恐之余,调集大军倾全力扑灭革命星火。晋西红军游击队在阎红彦等人的领导下,转战于汾阳、孝义、中阳等地,坚持斗争一年后,不得不在敌人重兵围堵下主动转移西渡黄河,与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汇合。其中一部分百十人,西撤沿途捕捉了敌方山县县长,强征了代坡、白文、曜头等村地主的财物,并抓获了部分人质,同时分兵一部,途经离石、招贤配合行动,后于大度山汇集,驻扎在真武庙、鸽子崖。敌方山县长,后被方山官商绅学各界代表以三百银元赎回,各处的地主人质也先后被亲友赎走。游击队据守数月,反动当局调集晋军,围山攻打一月余,终因众寡悬殊,游击队被迫突围西渡黄河,领队王廷奎(陕西神府县人)不幸被俘。阎锡山又派亲信邱仰浚来临县坐镇指挥,搜山拆庙,捕捉了刘道兴(曜头村人)等十三人,和王廷奎一起押解至临县城,全部枪杀,并在三交镇长期留驻了一连官兵,以防红军再起。


  这就是鸽子崖闹土匪的历史真相,当我把这些讲说给德隆法师,法师双手合十,念阿弥陀佛。关于“剿匪”围山困堵,李兴宽老先生在回忆文章里讲说更加详细,战斗结束后,反动官兵为防止游击队东山再起,用炸药炸毁了紫金山、大度山和鸽子崖寺庙内的窑洞,并纵火焚烧了所有砖木建筑,大火直烧了数日,最后,一场大雨才将熊熊火焰熄灭。山上古刹,毁于一旦。


  世事纷纭,放下即新生。如今,大度山、紫金山上的寺庙陆续兴建,早已重见天日,容光焕发。佛庐寺也已新生,鸽子崖正在修缮,缘灭缘起,万幸有德隆法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前山后的信徒敬重法师为“神仙”,惟愿佛光普照,恩泽众人!


  建平老师又飞起了无人机,秦师傅说鸽子崖的崖壁上有一种奇特的大鸟,刚孵出幼雏。拍到了,确实珍稀,是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黑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李兴宽老先生说,有金钱豹,有狐狸,有许多可以医人病痛的中草药,有一种只在腊月里,数九寒天才开放的小野花,你需要扒开三尺积雪,你会惊奇地发现,小草叶茂花繁,筷子头大小的花朵,一朵一朵咧嘴微笑……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凡我遇者,皆可渡我。再会了,大度山,再会了,佛庐寺。下山了,我放下了素日困厄中积累的悲伤和遗憾。


  往事如烟。我观万物,有形当为琉璃,无形当为水晶。谢谢,德隆法师!  


  文字:边   草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