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展示 > 壶关红豆峡荟千峡之秀

壶关红豆峡荟千峡之秀

发布日期:2019-09-02 11:03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相思尽托红豆峡。绵延八百余里的太行山,隔开了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却让壶关拴住了相思的那一头。被誉为“中国情峡”的红豆峡,因一棵棵珍贵的红豆杉,让人的情愫与水的脉动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沿峡而进,展现在眼前的是,林海的滔天连接;悬崖的刀削斧劈;山石的千奇百态;瀑布的如练似银;深潭的碧波荡漾……俨然,红豆峡是人们返璞归真的绝佳境地。


  雄奇险幽


   红豆峡,一处美丽神奇的旅游胜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境内,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和中国最美十大峡谷。在峡谷深处的裙褶形沟坡上,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成片生长着两万余株天然南方红豆杉,这在北方地区实为罕见,故而峡谷也被称为“中国情峡”。


   红豆峡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峡纵深15公里,区域总面积700公顷,由四条支峡、八条毛峡组成,流域面积102平方公里,高低落差1000余米。红豆峡雄奇险幽,集北方阳刚粗狂与南国阴柔和美于一体,可谓是荟千峡之秀,纳万种风情。


   从地貌特征上讲,整条峡谷是由亿万年前的造地运动形成的,所以红豆峡绝壁对峙,瀑潭叠出,岩层丰富,化石众多。这里以寒武纪、奥陶纪两大岩层为主,裸露在河床崖壁的三叶虫、甲胄鱼等130余块古海域生物化石,是地质生物科学研究的集中区域,是重要的地质遗产保护区。这里有原始森林、天然浴廊。


   峡谷里林木葱郁,曲折蜿蜒的河谷山岭上,1000余种原始野生植物依海拔差形成不同的林带。据植物学家初步考察认定,峡谷现长有330余种植物,稀有植物、观赏品位较高的植物颇多。此外,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仿佛一座天然氧吧。


  深潭飞瀑


   “此景本应在天上,醉佛失手落人间。”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红豆峡的美景,最为合理不过。红豆峡,两头出口狭窄,腹地开阔,形似葫芦,更像一枚天成的红豆。沿峡而进,两侧悬崖耸立,峰巅怪石交错。依傍在崖壁上的古寺遗址,或许只是风雨千年的一个瞬间。崖间处处泉眼,悬出瀑布帘帘。水影遗庙这样明暗奇巧的搭配,很神奇。


   漫步于红豆峡中,高峡平湖,悬泉飞瀑。峡谷上游5道水源和谷内300余处泉眼奔涌汇聚,沿河床断崖形成形态各异、规模不等的30余条瀑布、30余个湖潭,造就了瀑高百丈、潭深千尺、湖广十里的壮观景象。据介绍,红豆峡主要景点有双龙潭、三叠潭、龙眼泉、七仙峪、紫云岭、锯齿嵝、滴谷寺、石树苑、红豆谷、植物园、鹅掌沟等。


   沿着红豆峡清澈的小溪逆水前行,峡谷腹地曲折蜿蜒,转过急弯,迎面便是瀑布,瀑布分成两股从高处跌入深潭,落差达10米,这就是双龙潭瀑布。双龙潭深达十余米,潭水清澈见底,波光涟漪,映照着峡谷两侧悬崖绝壁的秀丽景色。


   过了双龙潭,沿着小路行走,光线会越来越暗,正前方是一处黑色断崖。爬上铁梯,便能望见三叠潭。三叠潭窄如带,纵深3000米,呈东西走向,河床呈三截断裂,且每截底部成潭,三潭互叠。走进三叠潭深处,危崖直壁,高耸入云,泉边积挂着巨大的“水锈壁”,壁孔泛出青草野花,给色调单一的峡壁增添了无限生机。


  穿山凿洞


        红豆峡,一步一景,来到这里才真正领略到奇妙无比的峡谷风情。当然,这里也少不了些许的人文气息。 据了解,过去的红豆峡被叫做“洪底沟”。走过较为狭窄的深谷和隘口,会看到谷中河床突然开阔,良田阡陌,屋舍俨然,一派田园风光。这就是洪底村。


   洪底村是个有着16户人家、60多位村民的小山村,小村有一条长1000米的人工开挖隧道。由于条件限制,隧道内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当地村民称这条隧道为红线洞,由于该洞地势复杂且没有照明设施,游客和户外攀岩人员称其为摸摸洞,意为摸着石壁走路的山洞。 慕名来到这个景区的游客都想走走这条摸着石壁走路的洞穴,于是这条洞穴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来,景区为了安全,在洞内进行了亮化,但游客穿越洞穴依然要小心谨慎。


   此外,这里还有商烟隋砖。商殷时期,从上党到中原的白陉古道穿峡而过,直至明代中叶,这条古道无不与历朝历代的商贾兴衰、烽火狼烟所联系。如今,这段厚重的文化成了探索、考察、研究史前文化、古代历史和佛教文化的现实教材。


  古迹颇丰


   穿梭在峡谷中,还会发现众多遗落的古迹。穿峡而过的白陉古道是上党古八陉之一,建于隋代和明代的滴谷寺、九连寺,遗址尚存,壁画、石刻、碑碣等遗产颇丰。


   滴谷寺位于红豆峡中部,是一座佛教寺院。该寺始建于宋代,原是一座二进院落,有山门、香亭、正殿、侧廊等建筑30余间,后毁于战火,于明万历年间重建。至今,滴谷寺中依然保存着大量明代石雕塑、壁画等艺术精品,值得驻足慢慢观赏。


   关于“滴谷寺”名称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由于滴谷寺建在紫团山麓的悬崖峭壁下,交通不便,运粮困难。当时建寺的僧侣、工匠饥肠辘辘,再也干不了活。忽然,从悬崖峭壁的一个石孔里滴落出许多谷粒,解决了僧侣、工匠的吃饭困难。僧侣便给寺院起名叫滴谷寺。后来,一个贪心的僧侣偷凿开石孔,妄图独占里面的谷子。不料从石孔中飞出一对金鸽,自此再也没有谷子从孔中滴出。值得一提的是,红豆峡中还保留有抗日战争时期的保卫战炮台遗址。


   红豆峡里,石树相依,浑然天成,如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任谁见了都会拍案叫绝。如今,峡谷已成为集自然生态旅游、地质古道旅游、宗教民俗文化旅游、攀岩探险旅游、爱国主义教育旅游等一系列项目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田璐)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