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是古人对云冈石窟的赞美。2008年年初,大同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云冈石窟大景区建设工程,历时3年,重现了郦道元《水经注》中描述云冈石窟“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人间胜景。今年入夏以来,许多省内外、国内外的游客选择畅游云冈石窟景区。来自云冈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云冈景区单日最高接待量就突破了5万人。进入7月、8月,工作日每天游客量达1万多人,双休日每天客流量达2到3万人,相较2019年同比增加80%,创近年来暑期客流新高。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走进石窟艺术宝库——云冈,打卡标志性雕塑,一睹“山堂水殿”胜景,感受震撼绝伦的石窟之美。
历时3年扩建游览区扩大10倍
今年夏天酷暑炎炎,在大同云冈石窟景区内,游客们既能步入凉爽的洞窟欣赏石窟造像,又能在绿树掩映的景区中驻足歇脚。
云冈石窟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共铸的历史丰碑,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2008年年初,大同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云冈石窟大景区建设工程。历时3年,景区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游览区域较以前扩大了10倍,云冈石窟由单一景点升级为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景区。
扩建后的景区面积较原先增大了近8倍,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全部建成,拉长了游客的游览时间,重现了郦道元《水经注》中描述云冈石窟“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人间胜景。之后,云冈研究院又以长达7年的时间,拾遗补缺,逐渐完善,使云冈大景区呈现出优美环境、多彩文化、人性化服务等全新面貌。
相比2001年云冈石窟仅仅有4处可供游客游览的景点,现如今,则有包括云冈石窟、大佛寺、清戏台、周总理纪念室、古道车辙、龙王庙、北魏河坝遗址、莲花大道、云冈陈列馆、云冈演艺中心、云冈皮影馆、接引佛殿、石破天惊影壁、灵岩寺、礼佛浮雕墙、摩岩石刻、礼佛大道、昙曜广场、辽金食货街、汉阙门等20多处景点。众多的主题景观,让中外游客重新领略到“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皇家寺院和园林盛景。
修建配套设施再现北魏皇家气象
云冈石窟景区入口处的昙曜广场,是为了纪念石窟开创者昙曜而建的。公元460年,北魏文成帝复兴佛法,命昙曜高僧主持开凿了规模宏大的云冈石窟。昙曜返回平城时正值文成帝出巡,御马上前咬住昙曜的衣襟,演绎了一场“马识善人”的故事。
昙曜不仅是开凿云冈石窟的创始人,也是北魏著名的佛学大师和译经大家,是北魏佛教昌盛的奠基人。整个广场及亭廊建筑渲染着浓重的北魏皇家气象,广场中央的昙曜雕塑以潇洒大气的写意手法,塑造了一代佛门大德的艺术形象,高古清逸,似筚路蓝缕,风尘仆仆,却是袈裟飘逸,似乎从千年前的尘埃中走来。
穿过昙曜广场,便步入了礼佛大道。何为礼佛大道,即“恩泽普武周,慈航通法岸”。向西走去,13对千佛列柱依次列于礼佛大道两侧,由下而上依次为须弥座、力士、白象、柱体,雕刻精美,蔚为壮观。千佛列柱的原型在第9窟、第10窟、第12窟、第14窟等处,均以大象、狮子等神物驮承,立体而又恢弘,呈现出平城时期北魏皇宫的恢弘模样。
沿着佛光大道向西,呈现在游人眼前的是一株金色菩提树,两侧是皇家礼佛浮雕墙。车辚辚、马萧萧,生动表现了北魏皇家盛大的《帝后礼佛图》,充分再现了北魏皇帝、皇后前往礼佛的庄严肃穆宏大场面。
随后,游人来到了根据郦道元《水经注》所描述的“山堂水殿”形象建造的灵岩寺,亭台楼阁,水榭庙宇,络绎不绝的游人从大雄宝殿两边的步道走过,不时驻足留影,欣赏美景。
攻克技术难关复制“诸佛音乐厅”
从云冈石窟大门进入,穿过“山堂水殿”,然后经过礼佛大道,便可进入石窟群。过去,云冈石窟大门位于第5、6窟正南面,建筑在月台之上,窄小而且只能允许游人通过。后来景区扩建,现在成为景区内的一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云冈石窟第12窟中有47件乐器雕刻,构成了一个浩大的“诸佛音乐厅”。北壁最上层天宫伎乐列龛结构宏大,一排14名伎乐手持乐器竞演宫商,分别雕刻着齐鼓、排箫、琵琶、竖箜篌、细腰鼓等乐器,姿态优雅,绮丽纷呈。
窟顶平棊藻井内,装饰有斗四天花,64名高发髻的飞天舞伎和20名逆发舞神彩带飘飞,环绕在窟顶11朵盛开的大团莲周围翩翩起舞。四周边缘还飞舞着8个逆发夜叉伎乐,极具异域风格。
为了让石窟“走出去”,云冈石窟第12窟原比例3D打印复制窟项目于2017年3月立项开工。在近3年里,当时的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联合项目组攻克了数据采集、处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于2019年10月底在深圳完成上色总装。完成后的第12窟复制窟于2019年12月底亮相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始了“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打卡各类场馆拉长游览时间
在云冈石窟景区,除了石窟群,各类场馆和娱乐休闲设施也是游人如织。
云冈石窟博物馆也是游人必打卡的地方,馆内展出了窟前、山顶出土的大量文物和征集文物,介绍了鲜卑民族与北魏王朝发展史及云冈石窟的开凿历程和艺术源流。屋顶为跨度40米的拱形钢梁结构,外形运用忍冬纹样形成了一个大写意、多波浪形的结构,隐喻中外文化艺术的交融。北端入口处广场,环绕数条放射状通道,象征云冈多元文化的汇聚。
云冈研究院在景区建设中,始终秉持低碳节能、循环利用的理念。东山蜗牛公寓、“太空舱”公寓等景观,基础材料全部来自当地砂岩废石或煤矿淘汰的铁矿车、旧风筒、绞车轮、大铁罐等。景区内还有周总理纪念室、皮影木偶表演院、梁思成林徽因雕塑等场馆。
现在,游客在云冈石窟游览的时间已由景区扩建之初的平均1个多小时,增加到4个多小时。
云冈研究院文旅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崔晓霞介绍说,云冈是外地游客来同的首选打卡地。去年疫情政策调整后,云冈研究院就预计到今年客流量会大增,于是提前谋划,从停车到售检票,再到讲解和洞窟安保及景区消防、保洁等方面,均制定了全面详细的预案。
为带动大同文旅产业发展,云冈研究院日前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推出冬季研学、各种展览、文艺表演、特色文创等吸引游客的组合项目,力争延续“暑期档”的火爆势头,让云冈旅游向淡季不淡的方向发展。
文字:田 璐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