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云冈研究院获悉,为确保云冈石窟文物安全,8月16日至30日,对第5窟和第6窟实施隔天轮流开放的临时管控措施。
据了解,入夏以来,云冈石窟景区游客量持续加大,日均达2至3万人,致使洞窟内温湿度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含量较往年升高32.8%,PM2.5均值较往年升高20%,凝结水对洞窟安全形成的潜在威胁日益增大。
云冈石窟第5窟和第6窟位于云冈石窟群中部,是一组统一设计、建造的双窟,属于云冈中期洞窟,窟外各有一座清顺治八年加盖的四层五间式木构阁楼,清代号称“云冈佛阁”或“石窟摩云”,为云中八景之一,也是目前云冈石窟仅存的古代窟檐建筑,它除了具有佛殿功能外,同时还起到遮风挡雨作用,特别是保持了窟内温湿度的相对恒定,使得第5、6窟的造像雕刻保存状态远优于其他无窟檐的洞窟。第5窟洞窟为平面呈椭圆形、穹隆顶式的大像窟,主尊坐佛高17.40米,是云冈石窟的第一大佛。第6窟洞窟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设计最完整、内容最丰富、雕刻最精细、最为富丽堂皇的洞窟,也是保存状态最好的洞窟之一。
文字:崔莉英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