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展示 > “小八达岭”固关 几经修复 古地增辉

“小八达岭”固关 几经修复 古地增辉

发布日期:2023-06-16 17:08 2892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北望雁门千里近,长城锁段万峰青。”中国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欣然题词,描写山西固关长城的恢宏壮观。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的固关长城,是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现存唯一可考石砌内长城。据专家考证,固关长城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的万里长城还早155年。虽然现存遗迹多为明代建筑,但从始建年算起,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国内少见。为此,罗哲文称之“有小八达岭之风韵”。


固守山西东大门


  固关长城位于太行山西侧的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新关村,北起娘子关嘉峪沟,南至白灰村村口,全长20公里。作为内长城的重要关隘,固关长城因距山西与河北交界处只有2公里,是山西的东大门。


016b616c_3.jpg

  据罗哲文考证,固关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69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属中山国长城的一部分,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且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的万里长城要早155年。由于是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现存唯一可考石砌内长城,罗哲文称之“有小八达岭之风韵”。


  “固关和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统称为明朝京西‘四大名关’,是‘京畿藩屏’。现存遗迹多为明代建筑,当时被叫做‘故关’,关口设在平定县娘子关镇旧关村。”阳泉市平定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瑞明介绍了固关的由来。


  当初,蒙古游牧虏寇经常串到内地扰乱,率军攻打故关,只因故关地形不够险要,差点被虏寇攻破。为了加强防御,明嘉靖皇帝下诏移关设城,并派大臣勘察地形。随后,便将故关西迁十里在险要狭窄的山间修筑关口,改“故”为“固”,取“固若金汤”之意。


  修建时,由正定直隶巡抚动用河北八县近2000名民工,在中山国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复,并在城内建了3座衙门,俗称“大衙门”“二衙门”“三衙门”。大衙门由嘉靖皇帝的四叔庄懿王率兵在此镇守关口;二衙门专营军饷粮草、武器、弹药;三衙门征收关税。


  庄懿王在到固关赴任前,曾向圣上讨旨,允许固关将士随军带眷,生下男孩者报衙门注册登记,即可享受皇粮军饷待遇,待年满18周岁就在固关随父亲一同上阵守关,成为守关的父子兵队伍。直至清朝结束,守关将士一直在固关安家落户。目前,固关有200多户居民,多数是明代守关将士的后代。


众多名人争相赋诗


  明清时期,旧关店铺云集,车马昼夜不停。历代君臣名将经此者不计其数,君臣名人题诗树碑者举不胜举。康熙皇帝、韩琦、司马光、乔宇、于成龙、吴安祖等达官显贵、文人骚客都亲临故关怀古,留下了诸多的名篇佳句。


016b616c_2.jpg

  康熙皇帝西巡途经此地,赞叹此关的雄伟,赋诗《过固关》:“鸟道入云中,风光塞漠同。人依险地立,城自越山丛。俗朴观民舍,才多壮士雄。芹泉连冀北,回首指青聪。”康熙把旧关道路之奇、风光之异、民风之淳及路过旧关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指明了旧关这一咽喉要塞在护卫京都安全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曾在此留刻碑文七律诗:“行行复过井径口,白发皤皤非旧颜。回首粤川多壮志,劳心闽楚少余闲。钦承帝命巡畿辅,新沐皇恩出固关。四十年前经过地,于今一别到三山。”短短数语,简述了其不平凡的仕途经历,又抒发了其感戴皇恩、忠君爱民的报国之志。


艰苦修复古地增辉


  固关长城随山势而建,像巨龙盘卧在高山之巅。长城南段从固关经将军峪至白灰村村口,长7公里,北段从固关经岭后底至嘉峪沟,长13公里,史称“井陉口西出之门”,为先秦九塞之一。但因明清时期战乱毁弃,年久失修,加之民国时期修筑简易公路,新中国成立后又修建了307国道、太旧高速公路,都是横穿古长城而过,使这一古迹受到了不可避免的损坏。


016b616c_6.jpg

  1998年,在上级的支持和文物专家的指导下,仅600多口人的新关村靠义务工和自愿捐款,对固关长城进行了修复,使其再现昔日雄关风采。


  “当时的工程多数在高山上,几乎都是陡坡,村民们无路可走,只能靠人力将一砖一瓦扛到工地,施工难度非常大。”平定县娘子关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白殿卫说。


  村民们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在文物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第一期工程修复了北段长城3000米,登长城石砌台阶150米,按原样修复了长城上的敌楼、药楼、烽火台、瓮城、古驿道等建筑,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赞扬。


  2000年3月,第二期修复工程开工,省、市、县领导给予大力支持,文物专家亲自到场指导,修复了南段长城2000米及关楼、哨台、东西城门、长城碑廊、护城河、三衙门等,使古迹得到保护。


  2003年5月,第三期修复工程开工,守关后代修复了明代驻军兵营房、307国道跨线桥、太旧高速公路长城跨线桥等。特别是在修复西峰寺古庙时,村民再次捐款,将西峰寺古庙群沿其旧置妆以新容。


  经过连续的艰苦修复,使固关长城古地增辉。如今,娘子关—固关景区是我省“9+13”龙头景区梯次打造培育计划中13家重点打造的景区之一,也是国家长城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2023年,在建设固关长城文化公园项目中,将对固关长城北段1号敌楼至岭后底烽火台两侧老旧破损地段城墙进行维护修复;将景区内现存的5个窑洞改建为固关长城文化展览中心;利用室外场地配套多功能活动场所;利用景区内的山地、平地新建古代军事文化体验基地,为室外休闲体验场所,场地分为射箭区域和军阵演练区域。  


  文字:田   璐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