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大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截至目前,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现选择其中10处与游客分享。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周川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悬空寺——位于浑源县城南5公里北岳恒山金龙口西崖峭壁之上,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六世纪),后经历代重修,现存建筑皆明清遗构。全寺建筑与崖壁呈90度垂直,坐西朝东,寺院呈长方形,长数十米,宽约5米,有大小殿阁四十余间。
大同鼓楼——始建于明朝,清朝顺治、乾隆年间均有重修,是山西乃至全国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大的明清鼓楼。鼓楼高三层,为十字歇山顶建筑,面阔和进深均为三间。明清时期,鼓楼是全城报时报警之地,备有测定时间的“铜漏壶”和“定更鼓”。
善化寺——俗称南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依中轴线为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层层叠高。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原名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易名大普恩寺,明正统十年(1445年)始更今名。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中心的清远街,是依据佛教的七大宗之一——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而修建的,故名华严寺。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筑、塑像、壁画、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国辽代艺术的典范。
觉山寺砖塔——觉山寺位于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的悬钟山之中,悬钟山也称觉山,唐河奔流于寺前,觉山屏障于后。觉山寺砖塔分为塔座和塔身两部分,塔座四壁刻有砖雕,塔身为八角十三级,塔内砌筑梯道可以攀登,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四壁留有壁画。
大同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内和阳街南侧,创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单面五彩琉璃照壁,坐南朝北,长45.50米,高8米,厚2.02米。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体由须弥座、壁身、壁顶组成,是全国最大琉璃龙壁。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即大同民国老校园(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现址)建成于1921年,园中建筑吸收了西洋建筑元素,中西交融、兼收并蓄,显示了当时学校管理者和建筑师的高远志向。
广灵水神堂——位于广灵县城东南,由壶山古建筑群、水神堂壶泉组成。现存庙宇为明清建筑风格,有六角七层实心砖塔、圣母殿、大士庵、百工社、文昌阁、钟鼓楼等,壶泉水环绕映衬,被称作“小蓬莱”。
方山永固陵——位于大同市城北30公里处的方山(今寺儿梁山),是北魏文明太后冯氏的陵墓。陵墓建造在方山南部山顶玄武岩上,地表为高大封土,上部半圆形,下部为方形基底,南北长117米、东西宽124米、通高22.87米。墓室置于封土堆的中心,坐北朝南,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前室、甬道和后室四部分组成,南北总长17.6米。
图片:何金春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