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渡黄河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南大门的芮城县城东南10公里的黄河之滨,占地面积650公顷,依崖傍水,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素有“黄河明珠”、“北国江南”之称,是一处融合黄河文化、大禹文化、佛教文化、现代水利文化为一体的黄河风景游览区。
“万里黄河神游处,千年驿道大禹渡。”从史至今,万里黄河两岸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仅此一处,这里有许许多多大禹治水的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这里生态环境优越,百万林木四季葱郁,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有“森林氧吧”之美誉;这里有经地矿部检测富含锶、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的优质矿泉水,清冽甘甜,长流不息;大禹渡人借用天然神泉水资源,打造出具有大禹渡品牌的水、酒、醋、茶等地域特产。这里有万里黄河第一游¬——黄河游气垫飞船,又称“水上飞机”,水陆两用,是山西独有的黄河旅游项目,作为我省一大旅游品牌,在山西首届旅游博览会上引起极大轰动;这里有两侧落差110米,连接大禹渡状元岭至对面河南滩涂地的跨黄河滑翔飞艇,这里有万里黄河第一庙——禹王大殿,是最大的朝拜大禹圣地;这里有中国台阶建筑奇迹——禹庙台阶滴水奇声,与墨西哥玛雅金字塔的“雨滴奇声”异曲同工,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专程来现场勘查并拍摄了专题片“古庙奇声”,在10套《科技之光》栏目进行了播出;这里有国内第一尊大型动态观音——“花开显佛”灵动妙显,普洒圣水,游人临之,如入仙境,堪称国内动态观音之最,并且将要打造以圣水观音实体为背景的大型佛教文化演艺,这里有重建大唐帝国时的状元桥,游客登桥,飘然欲仙,心旷神怡;这里有被誉为“黄河明珠”的大型引黄高灌工程,是新中国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十大成就之一;这里水上乐园的冲关和游泳项目,在增加你的智力,耐力和自信力同时,惊险刺激,欢乐无比;这里有包括水潭、溪水、汀步等内容的真石筑山水景瀑布景观,每天还有大型的激光秀表演;这里有黄河流域最大的雕塑大禹像、定河神母雕塑和巨石天书等人文景观;这里有充分体现黄土高坡土窑洞的特色,集人文景观、旅游、参学为一体的万佛园。这里种植着成千上万亩的桑树,漫山的薰衣草,牡丹,以及玫瑰花谷,是集采摘,摄影,观赏为一体的多功能型花草果品基地园。
【水利工程】
大禹渡扬水工程于1970年开始动工兴建,1974年开始提水灌溉,灌溉面积达32万亩,属于国家大型农业引黄高灌工程,水利工程以三大显著特点而著称,一是一级站采用活动泵车抽水,二是两厢沉沙池解决了抽黄灌溉黄河泥沙不易处理难题,三是二级站一次扬高200米(一次突破百米极限)的三大先进技术特点为世人瞩目,被国外媒体称为当年中国十大社会主义建设工程之一。
一级站所采用的是移动式泵站,在这我们看一级站直接处于黄河岸边,从黄河取水,在建站期间这个地方属于三门峡库区的淹没区,每年冬春两季黄河都会蓄水,蓄水后的水位变化非常的大,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需求,就设计出移动式泵站,下方的房子就是水泵房,泵房是架在钢筋轨道梁上的,用绞车绳牵引,如果黄河涨水的话就把泵房拉上来,落水的话再放下去,根据水位变化的需求而设计的泵站,这一设计在国内属于首创。
一级站抽上来的水是原原本本的黄河水,由于黄河水里含得泥沙量非常大,这个水抽上去后全部都是作为农业灌溉来用,如若把这个水抽上去一呢会造成二级站水泵的磨损,二会造成渠道的淤积,最主要的是会造成庄稼土壤沙化。根据这一需求,又设计出两厢沉沙池,它是水利工程的第三个特点,主要作用是把黄河泥沙沉淀一下,再把清水抽上去灌溉。沉沙原理是把一级站所抽的水进入沉沙池后,随着水面得变宽,水的流式平缓,在平缓后大颗粒的泥沙下沉,清水漫过溢流堰汇入集水渠通往二级站,再经过通过二级管道坡抽上去,池内沉淀的泥沙可打开排沙阀用一级站抽水冲走。沉沙池的运用科学的解决了抽黄灌溉中黄河泥沙不易处理的问题。两厢可以交替使用(长度为220米,池深首端4.2米,尾端8.6米,口宽4.5米-----6米,单厢容积2.1万立方,可沉沙8千立方)
【定河神母】
这尊草白玉石雕名为定河神母,是以哺乳母亲人体为主体,主要表述了塬上的芮城人民依靠大禹渡扬水工程享受着黄河母亲生命乳汁的滋润和深远博大的关爱。因为芮城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半山区,在建站之前,受尽干旱的黄河岸边人只能看着黄河水向东流去而用不上水资源,它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人们对水的永久渴望和水是生命之源的珍贵。我们把它称为定河神母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在远古时期,当地的人们常会受到突发泛滥洪水的肆虐,房毁人淹,妻离子散,但是居住在大禹渡一带的村名却能够屡屡躲过此劫,原来在每当洪水泛滥的前几天晚上,村中的几个老者总会梦见一个怀抱婴儿的妇女给他们托梦,托梦告诉他们什么时间将要发大水,往哪里去就能躲过此灾难,但每次都很应验,村民便感觉是女神护佑,就经常在这个地方设坛摆放贡品,敬奉女神。
当年大禹治水期间就经常栖息于大禹渡的崖头,现在呢我们可以看到大禹渡的崖头上的那棵柏树,这是当年大禹在治理水患期间所栽作为治水的标记的,大禹是在此树下得黄河鲤鱼神的点化,从大禹渡这个地方悟出了疏通河水的办法并由此乘船上凿龙门,下开三门,终始治水取得成功。大禹渡也就是因为大禹治水由此乘船渡过而被称为大禹渡,这棵柏树也是大禹治水所留下的唯一的历史见证。
大禹在平服水患以后,女神为惠泽一方的百姓,又暗示黄河主流紧靠北岸,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黄河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是流经大禹渡的黄河水千百年来从未倒岸,一直都是靠北岸流淌,水利工程也就是因为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而修建的,当地的百姓说黄河水不倒岸是因为有神母的保护,所以就把神母称为定河神母,意思就是说把黄河水平定在北岸的意思。
【黄河游气垫船】
大禹渡黄河游是1986年开辟的国内第一个黄河水上旅游项目,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游”。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中下游两岸,是古老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发祥地。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河东地区——山西运城,崤函地区——河南三门峡就是座落在这里。“风土乃存唐帝俗,川原犹带夏王墟”。千百年来,黄河以他古朴雄浑的气势,奔腾咆哮,川流不息,创造了古老的民族历史和众多的文化古迹。远在五、六千年前,这一带就已有较大的民族部落,出现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编织等手工业。大禹治水在这里开辟了安营扎寨的战场,留下了古贡赋通道和夏族迁徒扩张主通道的圣迹。春秋时,运城一带属晋,三门峡地区属虢。战国时分属魏、韩。秦统一中国后又分别在此设河东郡和三川郡。秦以后更是人材荟萃,各朝建制延绵不断。长安、洛阳两大文明古都的崛起,使这里的地理位置更显得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假虞灭虢”、“唇亡齿寒”、“放虎归山”、“弦高卖牛”、“秦晋之好”、“鸡鸣狗盗”等有名的历史典故都发生在这一带。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他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师,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竣岭,横跨宁夏、内蒙古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深峡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绕过风陵古渡调头东去,一改桀傲不驯、狂荡不羁的性格,展现出窈窕淑女温文尔雅,黄河母亲胸怀博大,慈爱祥和的另一面。这里河床地势开阔,水流平缓,“来水之玄,去流屈曲,澄沈停蓄,不荡不冲,温文尔雅”,是最有黄土高原自然风光特点和观赏黄河景色的理想之地。每到夏秋之季,站在黄河岸边,可饱览“不尽黄河滚滚来”的雄伟气势,翻腾的黄河水犹如千军万马,跌宕冲撞,激浪扬波,其雄浑粗犷之势使人胸臆壮阔,深感中华民族的豪迈伟大。冬春时节,三门峡大坝拦洪蓄水,黄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天然湖泊,端庄宁静,风姿万千,好似南国风光。从大禹渡乘上豪华舒适的气垫船,上达汾、渭、黄三水交汇处,一路可观赏有名的潼关要塞,黄帝战蚩尤、女娲皇祖陵墓,鸡鸣一声听三省的风陵古渡,舜耕历山遗址,人类文明第一把圣火西侯度、匼合等古文化遗址,道教始祖吕洞宾延生圣地和元代建筑艺术瑰宝永乐宫。下达三门峡风景区,一路可观赏天鹅戏水栖息的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圣天湖,老子传径布道的天下第一关函谷关,具有研究我国春秋战国历史和车辆发展重要价值的三门峡虢国车马城。“欲知华夏事,先游母亲河”,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游人了解黄河,游览黄河,观赏黄河的共识、向往和追求。到大禹渡乘黄河旅游船,观黄河风光,听黄河故事,品黄河鱼宴为广大游客进行黄河游的一大乐事。“不到黄河心不休,见到黄河情更迫”。
为确保黄河游不受黄河水位深浅的影响,大禹渡黄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购回数艘气垫船。该气垫船由上海船舶制造公司、上海708研究所和上海飞机制造厂联合研制,采用高科技将飞机技术与船舶技术相结合,为水陆两栖型,有水上飞机之称,运行灵活机动,适用性强,用途广泛,在机器运行中,靠空气的浮力和推力使船体安全平稳航行,可平衡越过3米宽的河沟,跳下1.6米高的陡坎,冲上30度的斜坡,在滩涂原地旋转360度,在水面、沼泽、陆地可正常运行,最高时速可达60公里,为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黄河,认识黄河,参加黄河游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大禹神像】
大禹神像于1990年复建于黄河岸边的高崖之上,高12.33米,由175立方青石叠砌雕凿而成,雕像上题写的“大禹像”三个大字,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亲笔手书,字体娟秀,法度严谨。雕像头戴斗笠,身披锱衣,右手执治水工具耒,左臂平展外伸,双目炯炯有神,俯视黄河,造型神采飞扬,颇具感染力,已成为大禹渡的标志性、纪念性的雕塑,也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一尊石雕大禹像。
【禹王庙】
大禹渡禹王庙是为祭拜中国历史上平治洪患第一个取得成功的伟大历史英雄——大禹而修建的。
大禹奋战了十三年治理水患,把黄河、长江以及其他小的水利修好了,把泡在水里的一个国家变成了农业立国的国家,“我们今天这个国家,如果没有大禹就没有中华民族,没有这个国家。”
大禹渡是大禹在黄河流域治水活动的中心地区。 公元前2100年间,黄河流域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大禹的父亲崇伯鲧奉尧之命治理洪水,由于治不得法,只堵不疏,积重难挡,堤崩坝溃,造成更大灾害,九年治水不成,被舜帝追究,命祝融殛(诛杀)鲧于羽山。在舜臣四岳推荐下,舜命禹为司空,付以治水重任。大禹领王命,遵母命,立志不负众望,一定要治水成功。从此,大禹踏山刊木,观察水势,走访纳言,思谋治水之策。在大禹渡崖头,他栽下一棵柏树,作为确定高山大川的标记。在这棵柏树下,他得到圣水观音点化,悟得疏而导之的治水之策,就以此地为中心,调集治水大军,在此安营扎寨,由此乘船上凿龙门,下劈三门,苦战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使治水取得成功。大禹治水在此地留下了宝贵的活动遗迹和许多故事传说,当地人们为大禹的精神和功德所深深敬仰,就把大禹受神灵点化的安营之地称为“大禹渡”,大禹为确定高山大川所栽下的那棵大柏树被称为“神柏”,神柏下的山峪被称为“神柏峪”。为彰显大禹明德,祈求福佑,安水镇河,在神柏旁修建了禹王庙,燃香颂德,敬奉祭拜。据芮城县志载:“禹导河,屯驻于此,后人思其明德,建庙于峪上,遂名彼渡为大禹渡,以显圣迹,永不忘也。”千百年来,日月历久,风雨剥饰,荒害灾侵,禹王庙数次损毁,几经重建,迄今神柏下尚馀一尊大清道光四年立石的《神柏峪重建禹王庙碑记》。
现禹王庙为2005年在原址修复重建。庙宇南北布置,三殿依崖势分三个平台依次摆布,从山门入院拾级而上,经过殿到大殿,错落有致,庄严雄伟,气势恢宏。正殿广场宽阔,殿间玉阶踏步,为庙宇之少有。更有胸围六米的古神柏屹立伟岸,虬枝参天,耸立正殿广场之侧,为禹王庙平添诸多灵气。
【山门】
山门位于禹王庙最低处的第三个平台,座北朝南,仿清悬山五楹,釉瓦屋顶,画梁雕栋。大门面向黄河,站在门前南眺,柏树葱茏,绿涛如海。东、西、北三面环山,气势幽雅,令人心怡神驰。
【过殿】
过殿位于山门之上,大殿之下的中间平台,犹如镶嵌在半山坡的一颗明珠,依崖而建,歇山五楹,釉瓦屋顶,画梁雕栋。殿前晋阶106级,殿后晋级99级。入山门登过殿踏步缓上,瞻禹绩聆治水禹渡奇观。过殿内,布塑着大禹率众治水的群雄塑像,墙壁上以泥浮雕特殊工艺讲述着大禹治水的传奇故事,不但可以观赏到精美的艺术作品,而且可以领略到大禹治水的历史艰辛,大禹精神的可佩可敬,大禹一生的纤陌经渭,大禹文化的久远深厚和大禹渡历史渊源和古老圣迹的博大高深。
【大殿】
禹王大殿位于禹王庙最高层的宽广大平台,仿清重檐歇山五楹,釉瓦屋顶画梁雕栋,气势恢弘,辉煌庄重,是国内最大的一座禹王大庙。大殿广场阔达二万平米,石砖铺地,典雅大方。大殿内供奉华夏圣祖、水利始祖禹王座像及四位近臣像,塑像饰锦,大气灵动,望之敬憾。东西墙壁采用泥浮雕特殊工艺,展布禹王立夏建朝前后经理农桑,治理国家的历史功绩。大禹不但是平治洪患,万世永赖的水利始祖,而且是中华民族建国立夏的开国之祖。他的治水功绩与立国之功同辉,数千年来国人对之敬仰有加,尤在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之时,思祖追宗,抚本溯源,更对大禹产生无限崇敬之情,故自大禹作古葬于会稽后,祭祀活动不断,2006年,祭祀大禹陵的典礼和祭祀黄帝陵典礼一起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弘扬大禹精神,传延中华民族之魂,祭拜禹庙禹王,是海内外中华炎黄子孙不息的向往和愿求。
【神柏】
神柏位于大殿广场东南崖头之巅,树龄距今已有4000多年了。公元前2100年间,大禹率命治水在此栽下其柏树作为确定高山大川和观察水势的标志,并在此树下觅得治水良策,由此乘船凿龙门、开三门,终始治水取得成功。
该树雄姿伟岸,苍翠挺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胸围五人难合抱,冠若伞盖,覆地半亩余,堪称柏树之王,是大禹治水的历史见证,是庶民百姓的护佑神灵。树高14.6米,胸径1.53米,胸围6.8米,投影面积27.3米,称为“神柏”。因该树有两大枝干朝西斜向延伸,犹如高昂的龙头,故又名“龙头神柏”。 数千年来。风雨如磐,沧桑变化,神柏依然巍巍独秀,愈老愈茂,一片苍翠。当地百姓常在神柏树下祈福求佑,朝拜神灵,焚香燃鞭,尤其是逢年过节,前来朝拜、供奉、布施的人络绎不绝。历朝历代,许多文人墨客对神柏题文赋诗,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作。
【禹庙“滴水台阶”】
禹庙滴水台阶位于禹王庙山门和过殿之间修建的106级台阶,为了纪念大禹寿辰106岁所建造,又被称为“长寿路”台阶。奇妙的是,人在台阶上行走时,站在台阶上面,能够听到台阶上传来“叮咚,叮咚”的滴水声,众说纷纭,神乎其神。
为了科学的解释这一现象,中央电视台CCTV-10《科技之光》栏目组与20101年5月专程对大禹渡水滴现象进行了拍摄,同时邀请了多位专家共同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建筑声学专家燕翔教授及其研究生王旭光,他们携带专业声学仪器对台阶进行了实地测量。检测结果为,此现象源于一种特殊的声学波动现象,被称为“倏逝波”,非常罕见,目前仅有墨西哥的玛雅金字塔有异曲同工的现象。
【合林寺】
大禹渡合林寺又称神柏峪合林寺,是河东大地影响深远的古寺院之一。合林寺初建于宋神宗年间,恢复重建于2006年。据史料和碑刻记载,前人为祈求幸福平安,河水安澜,洪水不再泛滥冲田毁地,舟楫上下不被陷溺,渡河安全,干旱时节普降甘霖,解庄禾人畜之困,在黄河岸边恭塑了救苦菩萨圣水观音和水官大禹两尊神像,面河而立,并修建了观音寺和禹王庙,以求佑祈拜,朝水、祈雨、镇河。“春祈秋报,常祀不忒,神赐遐福,人庆安泰。”渡河客人和商贾客户云集,祈福求佑的信众和各项民间活动不断,香火鼎盛,芮城、平陆、永济、解州、和黄河南岸的灵宝、陕州、潼关、三门峡等周边地区的人们a络绎前来焚香朝圣祈拜。住持庙院的僧众聚居者甚多,最多时达300余人。因禹王庙和观音寺毗接相连,比丘和合一处,众木相依成林,故取名合林寺。
合林寺以观音院为主要建筑,主供奉观世音菩萨,观音院内不但安奉着从缅甸佛国迎请的汉白玉观音打座神像一尊,观音救苦济难的化身像18尊,可以满足广大信众对观音菩萨的各种祈拜愿求,而且在观音广场雕塑一尊灵动妙显圣水观音铸铜站立神像,慈祥庄严,神圣威仪。莲台奇妙花开,佛像灵动显现,寺院喷泉层林,山河趣味流晖,钟鼓警世,香云降瑞,圣水结缘,梵音谛真,众僧朝圣,临此仙境,给人以快乐、清静、觉悟、美好、幸运、吉祥、得福的享受。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