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河村,一颗镶嵌在太行山南麓的生态翡翠,静卧于陵川县西南34公里处,以81.7%的森林覆盖率勾勒出“北国江南”的绝美画卷。这里山岚叠翠、碧水萦回,200万年古人类遗址与描红岩画镌刻着文明的密码,祖师顶真武庙盘踞雪花山巅,北望断崖如削,南瞰苍松蔽日,自然造化与人文信仰在此天人合一。
村中“太行小悬空寺”南崖宫凌空而建,巧借山势演绎惊世匠心,青砖灰瓦间凝结着古人的生存智慧。当康养文旅的春风拂过这片古老土地,丈河村以片区联动之姿焕发新生:古村落的砖石巷陌与现代康养产业交织成韵,生态旅游、非遗体验、禅修养生等业态如繁花绽放,让千年遗韵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激荡出时代强音。
山西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
一个村庄,坐拥几座明代建筑并不稀奇,而同时拥有现代化酒店、民宿等设施却不多见。把历史的古老与现代的便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打造成康养胜地,丈河村做到了。
丈河村依灵山而建,廖东河环村蜿蜒,因河水宽不过丈余,故称丈河,村子也因此得名。北望耸立孤峰的祖师顶,南眺绝壁千仞的南崖宫,东有踪迹难觅的盐茶古道,西是瓜果飘香的采摘园区,村子中央环抱着一座明朝玉皇庙及古戏台,数里之外便是陵川古八景之一的台南九仙台以及西瑶泉古人类遗址。随便抓一把泥土,都饱含历史的信息。不经意踩到的一块青石,也许都有上千年的历史。2016年,丈河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丈河村民居
丈河的时间是静止的,又是流动的。这里高山护卫,灵水环抱,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与草木随遇而安,与岁月相宜静好。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桃红李白,乐而不烦。游人慕名而来,登祖师顶,拜明代真武庙;攀明代南崖宫,赏“太行小悬空寺”之美。在廊桥留影,在河中垂钓,看翠绿山峦,赏漫山红叶。
丈河村染坊
丈河的生活是宁静的,又是跃动的。这里林木分布广阔,野生资源丰富,山高林幽,鸟鸣树静。一条34公里长的自行车赛道把山河美景串联成线,2024年“太行一号”山地自行车联赛,让整个村庄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丈河的日子是醇厚的,又是新鲜的。国投建高端民宿,村集体建窑洞宾馆,村民办农家乐,错位竞争,融合发展,三方利益完美兼顾,各得其所。
丈河村古戏台
丈河的生活是安逸的,又是忙碌的。在祖师顶养生苑打坐,风拨动树叶沙沙作响,阳光斑驳地洒在脸上,听历史的风从耳边掠过,放松心情,享受当下美妙的时光。静下来,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慢下来,可以发现生活美好的细节。
31岁的王川在自家院子里忙碌着。他14岁离家打工,干了十几年厨师。2021年返村,村里搞旅游大开发,家里旧房拆了建新房,办农家乐,年收入十几万元。生活就是这样,有枝条的树木才会有鸟落,有烟火的屋子才会有人来。
秋天来了,叶子离开树木,果实离开庄稼。75岁的李有虎在他的甜蜜驿站忙碌着。他从部队复员后回村养蜂,养了50多年,年产蜂蜜2吨多。他家的庭院里栽着枣树、梨树、核桃树、樱桃树等果树,种着连翅、黄芪、荆芥等药材。他说,人活一辈子,干啥都要干好,把事情做到极致。无论多小的舞台,都能唱出大戏。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史诗。
时间可以带走一切,但总有一些人物被铭记,总有一些故事在流传。
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这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虽然常常被沙子眯住眼睛,但我更能看清楚乡村的美好。
这就是丈河,关上门是尘封的历史,打开门就是繁华的盛世。
这就是丈河,既有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安静,又有现代生活的设施便利,是康养生活的理想国。
这就是丈河,朋友在身边,村民在隔壁。既能拥有一份宁静安谧,又能享受人间烟火。
来丈河吧,把时间交给丈河,把健康留给自己。
供稿:屈建龙 欧志强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