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探索 > 行走河东不思归(上)

行走河东不思归(上)

发布日期:2024-09-02 16:41 文章来源:运城日报

  

  运城,古称河东,历史悠久,是中华武圣关羽的家乡,是人类第一次用火的地方,是人类最早食用盐、开始冶炼和农耕文明的地方,是华人祖先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素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这里,旖旎风光无限好,名胜古迹数不清。尽管我多次踏进河东大地,已饱览诸多名胜古迹,可立秋过后的第三天,跟随华夏孝文化山西运城采风团,再次行走在河东大地,纵情览胜的一瞬间,心中依然泛起一种莫名的激动!


普救寺:情动千秋


  最早知道普救寺,还是在唐代文学家元稹所撰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中了解的,后读了《西厢记》,对崔莺莺和张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更是牢记于心了。


  游览普救寺的那天上午,天空浮现出柔和的灰色调,阳光透过云层,给大地蒙上了一层温柔的纱幕。步入普救寺,追忆西厢往事,确实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位于永济市西十余千米处的普救寺,是王实甫所著《西厢记》的故事取材之地,也是电视剧《西厢记》的外景拍摄地。随着《西厢记》的广远流传,普救寺这座千年古刹便名声大噪、遐迩闻名了。同时,那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也为古刹蒙上一层既神秘又迷人的色彩。


  因《西厢记》故事的流传,后人为怀念莺莺,便将那座独具特色的舍利塔,传名为“莺莺塔”。1986年,国家拨专款,按《西厢记》故事情节进行全面修葺,使之成为一处令人神往的爱情游览胜地。浪漫的西厢故事,是岁月里沉淀下来的经典,走进普救寺,就像徜徉于爱情的长河,令人心生感动,畅想无限。


  沿着曲折回廊前行,迎面是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殿堂宽敞幽静,内塑三身佛,个个眉目端庄,形体优美。这里是张生第一次撞见莺莺的地方,从此,引出一段千古爱情佳话。


  顺着当年游西厢的路线,我随众游客来到“梨花深院”。未进院门,一副对联赫然在目:“梨花院落融融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内涵丰厚的对联,令所有游人赞叹不已。


  跨进小巧玲珑的四合院,照壁上那首“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五言诗,深深地吸引了我。驻足良久,反复咀嚼,品出了个中滋味。低吟着诗句,迈进莺莺和红娘住过的西厢房,我仿佛嗅到了闺房所特有的气味。《西厢记》中的“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情节,便发生在这里。在东厢房南侧墙垣下,有一座假山和一棵绿树,那是张生攀树逾垣之处,墙垣上缺少的那几片青瓦,是当年张生逾垣时踩掉的。在张生借榻的“西轩”,也留下了“红娘传柬”“莺莺探病”“月下听琴”的许多脚印。不管故事是真是假,单就张生和莺莺敢于冲破封建主义的枷锁,执着地追求自己爱情的精神,就令人佩服,令人感动至深。


  边追忆西厢往事,边独自信步,我来到后花园。置身萋萋芳草、簇簇鲜花丛中,我尽情地吸吮着爱的甘露、情的芬芳,充分感悟出西厢优美爱情故事的深刻内涵。一位旅伴告诉我,如果携爱人在这里住西厢宾馆,品西厢名吃,看西厢戏曲,购西厢信物,将又是一番感性认识。观览中,我发现一对对或老年或中年或青年情侣,牵手挽臂徜徉于普救寺内外,这大概都是来此品味爱情故事独特风韵的吧?!


  来到这里,一定要亲耳聆听一下莺莺塔的蟾声。在塔侧的高台上有一石滚,上面有一凹槽,若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很是神奇。“普救蟾声”曾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这座塔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我左手捏住石块,对准凹槽,重重击之,“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隐约传来。那真是天籁之音,纯净清澈,深情悠扬,醉入心扉。


  立于围墙处,我纵目远眺,天空含情,青山如黛,俨然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泛着淡淡的幽香。苍松、翠柏、白云,透着灵气,别具情趣。这时候,我真切地享受到“独得之乐”,一边品味历史故事,一边倾听秋风倾诉,心里泛起层层幸福的涟漪。


  当我登上大巴,即将离开普救寺之时,一句诚挚的祝福涌上心头:愿天下的有情之人终成眷属!愿世间的爱情之花永远芬芳!!


鹳雀楼:气贯长虹


  对与武汉长江之滨的黄鹤楼、岳阳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南昌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而齐名的永济黄河岸畔的鹳雀楼,我可是早有耳闻。


  可惜的是,鹳雀楼自建成后,经历了北周、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存世700余年,便在元朝初年(公元1222年),毁于战火之中。由于黄河泛滥,河床变址,其故址被淹没不存,再无人重修。致使数百年来,无数学仕游人慕名而来,以求登览,却只能望河兴叹。在晋南居住了数十载的我,也曾多次渴望,能有朝一日一睹其风采。可多少梦想、多少遗憾,都伴随着滚滚而去的黄河水,融进了沧海之中。


  盛世来临,百废俱兴。经过各方的艰苦努力,从1997年12月开工重建,至2002年10月竣工,历时近5年,建筑面积达33000平方米的新鹳雀楼,又巍然耸立于黄河岸畔,再度吸引着国内外广大游客到此游览观光。喜讯传来,我异常兴奋。从那天起,我就打算着去登一登鹳雀楼,亲身感悟一下王之涣诗作气贯长虹的深厚意蕴。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怎能按捺得住心中的激动之情?走近鹳雀楼,高悬在楼顶的楼名匾额,首先映入眼帘;进入一层,迎面陈列着伟人毛泽东的《登鹳雀楼》书法艺术作品。据载,毛泽东曾先后6次手书该诗,这充分说明,毛泽东对王之涣作品的挚爱和钟情。


  于鹳雀楼台吟古诗,我的心中确实平添了许多思古幽情。难道不是吗?尽管鹳雀楼数百年不存,那些千古绝唱的佳诗名句,依然在历史的岁月和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当历史的辉煌融进王之涣那绝美的诗句后,就无时无刻不敲击和震撼着每个登楼吟诗的人。


  登上鹳雀楼,听导游讲解的、游人吟咏的、专家品评的,仍唯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为最爱。诗人以如椽巨笔,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的壮丽景象,令我的襟怀豪敞;诗人那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平易而深刻的“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催我抛弃故步自封的浅见陋习;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更给予我莫大的激励和鞭策。


  除了王之涣的诗外,诗人畅当的一首与王之涣同题的《登鹳雀楼》五言绝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默诵着“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的诗句,品味着其中寓意,我真切地了悟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即使孤高耸立、直插云天的鹳雀楼,在元代后就不见了,慕名而至的人,依旧徘徊于空留的楼基处,感慨赋诗,直抒胸臆。明代张循占的《鹳雀楼即事》便是一首。诗云:“落日朱栏带还林,朔风寒雁动愁吟。唐虞世藐山空绿,晋魏城荒水半侵。地迥那堪吹玉笛,台高谁复奏瑶琴。凭虚岂少词流赋,极目偏伤逐客心。”从诗人这番虽聊以自慰,却无限遗憾的情景描述中,可以看出鹳雀楼的难却盛名、犹存佳气和冠世诗情。


  攀上最高层,已经到达登高望远的最佳境界。沿回廊绕楼一周,来到王之涣塑像处。看到王之涣塑像,我倍感亲切,似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因为,我们同是太原王氏开基始祖王霸的后裔。我亲近地用左手紧紧抓住他右臂的衣袖,照了一张合影,将他的光辉形象,珍藏于记忆的仓库。照完相,我便凭栏远眺,黄河的壮阔景象、雄浑气势一览无余。此时此刻,我再一次低声吟咏了一遍王之涣的诗句,也更深一层地领略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气贯长虹的绝妙意境,更加感受到中华历史文化名楼所具有的独特风韵!


蒲津渡:石破天惊


  一踏进蒲津渡遗址博物馆的大门,唐开元大铁牛便远远地映入眼帘。


  蒲津渡,是天险黄河中游一处历史悠久的大渡口,地处华夏中原与西部之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位于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历史上有许多朝代在这里修筑过浮桥。


  据《左传》记载,昭公元年,秦公子鍼奔晋,造舟于河。《初学记》载:“公子鍼造舟处在蒲坂夏阳津,今蒲津浮桥是也。”《史记·秦本纪》又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257年),“初作河桥”。张守节《史记正义》谓:“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以后东魏齐献武王高欢、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杨坚都在这里建造过浮桥。


  唐初,河东为京畿,蒲州是长安与河东联系的枢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蒲州被置为中都,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齐名。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为加强对唐王朝的大后方河东地区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亦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张说主其事,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疏其船间,倾国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通典》《唐会要》《蒲州府志》,对此事均有记载。


  宋代时,这里仍是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到了金元之际,浮桥毁于战火,只剩下两岸的大铁牛。再后来,由于河床淤积,河水西移,这座黄河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桥梁和铁牛便被逐渐埋入河滩,与世隔绝了。直至1989年8月,在蒲津渡遗址上经勘查发掘,处于黄河古道东岸的唐代蒲津4尊大铁牛,才终被掘开积沙得以重见天日,神话般地出现在河东大地。


  今蒲津渡遗址,西距黄河堤岸仅2.8千米,隔河遥望陕西省朝邑县;东距古蒲州城西墙约60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门(即蒲津门)近百米。1988年、1991年,专家两次对蒲津渡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勘探和科学发掘。根据发掘结果,唐蒲津渡遗址最深处距今地表6.5米。在靠当时河岸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竖钉的柏木桩,垒砌石条间贯注有铁锭,又以米浆白灰泥黏合缝隙,十分牢固。这道石堤明确地可以看出系分两次砌筑。在紧靠石堤处发现了4尊大铁牛、4个铁人、2座铁山、3个铁墩、6根铁柱。还发现1座4米见方的砖屋遗址,门槛向东,分析认为,应是管理渡口人员的住房。同时,发掘中还发现了唐开元通宝、宋天圣元宝、元丰元宝和金正隆元宝等十余枚铜钱。


  据说,当年,这座铁索桥东起蒲津门,西至临晋关,横亘数里,宛如游龙,十分壮观,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特别是矗立于黄河两岸的铁牛与铁人,不仅是连接浮桥铁索的桥头地锚,而且担负系缆、奠浮桥、镇水的作用,可谓独具匠心,千古绝伦。


  随着游人的脚步,我走近原黄河古道东岸,只见4尊铁牛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伏卧姿势,高1.5米,长3.3米,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牛侧均有一位铁铸高鼻梁、深眼窝的胡人作牵引状。四牛四人形态各异,大小基本相同,据测算,铁牛各重约30吨,下有底盘和铁柱,各重约40吨,两排之间有铁山。铁牛模制甚工,造型精美,体积之大,分量之重,数量之多,工艺之精,历史之早,实属国内罕见。铁牛等为唐蒲津桥遗物,排列仍如前桥头所列,可领略大唐盛世筑桥工程一斑。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古代桥梁史上也绝无仅有,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伟大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确实,在一千多年前的历史条件下,能制造如此庞大的铁牛,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超拔的聪明才智和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辉煌成就。“镇河铁牛”被誉为“国宝”,其造型已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据一业内人士介绍,蒲津渡遗址是一处具有丰富遗存的大型遗址,也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铸技术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蒲津渡遗址的发掘和铁牛的出土,对研究唐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桥梁、铸造冶炼工艺和黄河故道变迁,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我国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以及黄河治理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很有研究价值的珍贵资料,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


  凝视着那已经从原来地面上提升了12.2米的4尊开元大铁牛,我突然想起一些对牛的赞美诗词:“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耕犂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骏马善驰骋,犁田不如牛”“老牛自知夕阳短,不须扬鞭自奋蹄”……牛具有着朴实无华、勤劳无私的秉性。它劳作农事,却从不邀功讨赏;它只要一息尚存,就只管低头拉犁拉车不松套;它是农人最忠实最可靠最得力的助手和朋友;它吃的是草、喝的是水,而出的是力、挤的是奶,最终奉献给人的是全部的骨、肉、皮……


  令我最最崇敬的就是“老黄牛”那种竭尽全力、忘我奉献的精神。我想,古人大概也是如此吧。如若不然,为何“镇河固桥”,非牛莫属呢?!


永乐宫:叹为观止


  来到山西当兵之初,我就阅读过明朝文学家张佳胤的《宿永乐宫》。由此,我知道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芮城县永乐宫,自然不会放过“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


  1986年深秋,刚刚担任北京军区驻临某部独立营教导员的我,便陪同某分部政治部首长,去了一趟永乐宫。站立在山门前的广场上,秋风一阵阵吹来,有几片枯叶,一会儿在窃窃私语,一会儿随着风姑娘的吟唱,快乐地手舞足蹈。穿着单薄的我,感到了一丝丝凉意,但我却感到兴奋。凝视着房檐下方正中位置悬挂的“永和宫”3个金黄色大字,我心中的愉悦之情更是油然而生。


  2001年秋,经人介绍,我女儿认识了原籍芮城县的女婿孙鹏。后来得知,亲家孙照明,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家门口的国宝永乐宫,自然是情有独钟。国宝永乐宫,是他一提及就觉得骄傲和自豪的理由。20世纪70年代初,18岁的他,曾在永乐宫里参加过半个月的新党员培训。据他说,那个时候的永乐宫,规模还不大,也不对外开放,没有游客。课余时间,学员们经常观览壁画,尽管看不太懂,却对这伟大的创举深感钦佩和敬仰!我同亲家的心情是一样的,对捧出这稀世珍宝的马君祥、马七、张遵礼等民间画工无比崇敬!


  时隔38年,我怀着崇敬之情,再次来到永乐宫。这次正是游览的最佳时节,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如今,可是较之前大不相同了,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随着国内特色旅游的异常火爆,国宝级景点更是人流如织,有力地激发了消费潜力。国人通过旅游,不仅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诸多国宝级文物,而且激发了爱国情怀!看着游客摩肩接踵,争相目睹壁画风采的情景,有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心里升腾!升腾!!


  这里同其他的景点一样,老年人只刷身份证,便可免费进入景区,这是属于老年人的福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体现,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刷身份证进入景区的那一刻,我心底有一条感恩的溪流在涌动。


  永乐宫,原是一处道观,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永乐镇,故名永乐宫。永乐宫,系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二年(公元1247年)动工兴建,包括彩绘壁画在内,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竣工,施工期长达110多年。因三门峡水利工程建设,1959年将全部建筑和壁画迁至新址——芮城县城北约3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复原保存至今。


  进入永乐宫,来到一块刻有“古魏城遗址”5个白色大字的石碑旁,导游侃侃而谈:“此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2013年3月5日公布,山西省人民政府立。芮城县,地处山西省最南端的晋、秦、豫三省交界处。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宫内分三道轴线,在500米的中轴线上,自前至后排列着山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除山门为清代建筑外,其余4座均为元代原物。它们在建筑结构和形制上,不仅继承了宋、金时代的某些传统,而且还大胆地作了一些革新和创造,为后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是我国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宫殿规模十分宏伟,布局疏朗有序,殿堂气势巍峨,整个建筑群十分壮观。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叹为观止!”导游知识渊博,自信大方,能说会道,让我由衷感佩!


  不经意间一扭头,我看到石碑背后高低不平的土坎上,长满了柏树。树干黝黑,枝叶繁茂,苍翠挺拔,犹如身穿铠甲的士兵,不分昼夜地守卫着永乐宫。远远望去,一棵树一朵绿浪,层层叠叠,卷将上去,好像一个立体的绿色湖泊。我喊来卫文英弟,脚踏甬路上的圆石,与树们合了一张影。说句痴话,我真想变成一棵树,永远扎根于这片沃土,摇曳于仙道的心扉!


  一阵微风吹过,树枝沙沙地响着,飘下几片像飞舞着的蝴蝶似的黄叶。树林深处,一缕缕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射下来,把黄叶染成了“碎银”。我的心情激动起来,这许是吕祖给我的赏赐吧!倏忽间,我觉得参天的柏树,更加有了灵气!


  在无极之殿右侧的树丛下,我看到文友们紧紧地围绕着导游,听他绘声绘色地讲述。我急步上前,原来是在讲“走投无路”的故事。抬头观看,“无极之殿”右侧的檐角最前端,站着一个怒目圆睁,身着铠甲,手握宝剑的人。但见他已经走到了尽头,如若再向前“走”一步,就会掉下去,故被称为“走投无路”。莫名地,我记起了《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知难而退”之语。“知难而退”是一种大智慧。我记起了毛泽东总结战略战术的精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毛泽东对运动战中的“知难而退”,作了通俗的解释,这是何等的智慧?!毛泽东将或进或退的战术,灵活运用到出神入化,他是真正的战略家,自然也是最后的赢家!其实,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亦会有“走投无路”的时候,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就要另辟蹊径。如此,或许就会绝处逢生,有了另外一种活法。我的体会是,再艰难险阻的路,只要目标明确,信心坚定,一步步也能走完;再平坦宽阔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是无法到达的。遇到“走投无路”的困境,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要妄想,就不会陷入绝境,前面一定会有一条光明的路任你行走。


  “哥,咱们进无极之殿看看吧。”小燕妹的一声呼唤,打断了我的思绪。


  无极之殿通称三清殿,为永乐宫的主殿。殿内的神坛墙内侧,为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洛阳画工马君祥弟子所绘云气;神坛墙外侧及四壁,绘诸神仙朝见元始天尊的盛大场面,以8个主像为中心,共绘大小神祇近300个。各像高约2米,形态表情各异,线条流畅,这便是元代壁画的巅峰之作《朝元图》。不过,大殿内光线昏暗,并禁止拍照,只能朦朦胧胧来领略这精美绝伦的壁画巨作。


  无极之殿北35米,为次一等殿宇,匾额“纯阳之殿”,供奉的是全真派祖师爷吕洞宾。殿内满绘壁画,分布在东、西、南、北和神龛背面。画在东壁、西壁、北壁的是《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即吕洞宾的画传,共52题,依次排列,幅间用树石流云连接,使画面骤看宛如整幅。这是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山西名画师朱好古门人张遵礼、李弘宜等人所绘。南壁东西两边,是独幅的《道观斋供图》《道观醮乐图》,在神龛背面有一幅完整的《钟吕论道图》,吕洞宾俯首凝神,静听教诲。北门楣上是著名的《八仙过海图》,8个仙人,从容过海,栩栩如生。


  纯阳之殿北15米,为再次一等殿宇,题名“重阳之殿”。该殿的壁画,可称为《重阳子画传》,只可惜壁画无题记,具体绘制年代及画师无从考证。但是,根据壁画绘制风格来看,与纯阳殿壁画属同一时代。重阳殿壁画与纯阳殿壁画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同,构图排列也基本相仿。主要内容为道教全真派王重阳从出生、建活死人墓修行、不贪富贵、无畏权贵、扶危济困、除恶扬善、成立道会、收全真七子的故事。重阳殿壁画之太古传衣壁,画的各个篇幅通过山川云雾相连,绘制方法主要以工笔画为主,兼以界画表现亭台楼阁等,重彩平涂,庄重而不失古朴,与纯阳殿壁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闲庭信步于永乐宫,我有一种瞬间穿越时空的感觉,恍若一梦醒来已过数百年。  


  文字:王友明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