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诊所出来,已是午后,车头向着松树山森林公园。经过昨夜一场雨的洗礼,眼前的这座山苍翠欲滴,踏青赏景,赶赴一场约会。
沿着罗家峪村右侧的小路蜿蜒前行,路旁的杨树枝繁叶茂。这时,你会发现身前是绿色的,身后是绿色的,近处是翠绿的,远处是浓绿的。
微风拂面,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是那树梨花,远远望去,一片雪白,满树的花朵犹如蝴蝶翩翩起舞,走近细看,有的花朵上还凝有水珠,好似美人落泪,不禁让人有“寂寂芳心人未懂,幽幽意结在其中”的伤感。站在一棵桃树下仰望桃花,下面是紫粉色,中间是深粉色,顶端是浅粉色,我又沉醉于“一年春草风前绿,万点桃花雨后红”的欣喜。
有落花飘零,铺满香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落英缤纷本应是无比美妙的场景,为落花缝制锦囊,为落花埋葬香冢,为落花作诗,最后悲痛倒在葬花坡上,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荒唐”举动,唯有痴情如宝黛者方能理解,也唯有发生在宝黛身上方能为世人所理解吧。
半山腰有一座景山寺,午时庙门紧闭,几棵笔直的松树,以其坚不可摧的身姿,让人感受到寺庙的庄严雄伟。“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据说这是清末秀才杨兆庆的对联。“晨钟暮鼓山林间,避世静修耐孤单。风尘琐事无时尽,身入空门由万般。”这首诗是唐朝高僧慧能所作。慧能是禅宗六祖,创建了慧家禅。他目不识丁,却道出了那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是否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
峰回路转之际,拾级而上,远远地望见一座四角重檐的凉亭,底层四角各立四根柱子,四角共计十六根柱子。朱红的油漆已经斑驳,露出里面水泥的柱子。第二层亭檐架在四立柱上,亭子的四个角上分别蹲着四个形态不一的镇角兽。木质的亭梁和灰色的瓦片,历经岁月的沧桑,透出一份质朴的美感。亭者停也,亭者景也。元人有诗曰:“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静静坐在凉亭中,内心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亭子上有美丽的木质雕花和秀美的彩绘,在这个优雅的空间,我欣赏着山下的风景,眼前的美景犹如一幅宏伟的水墨丹青画卷。云雾缭绕,水汽凝而不散,青松、翠柏、纤柳都掩映其中。“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我是谁?我在哪?
下山的时候,路过一片空地,两侧松树却较为茂密,几只小喜鹊占据了我的视野。它们已经长齐了羽毛,羽毛颜色为黑色和白色,头部为黑色,胸部和腹部为白色。小小的身子在空地上轻快地跳跃着寻找食物。“谁道群生性命微,哺雏觅食故飞飞。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诗——《鸟》。春季是候鸟迁徙最活跃的时节,也是鸟类繁殖的关键时期,如果人们在这时对它们进行捕猎,势必会对鸟类种群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危害。此外,不少鸟类还啄食垃圾和杂草种子、动物尸体等,对消灭害虫、净化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偶尔潺潺的流水滑过水泥路面,进入下面的泥土里面,努力地证明自己来过。鸟巢禅师说:“来时无迹又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这是我和松树山的故事,也是暮春夜雨后与心灵交谈的记忆。
文字:王鸿梅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