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中午,吕梁柳林县薛村镇高红村的晋西商贸街即将迎来一天中最为热闹的时刻,各家铺子锦旗林立,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其中,招徕着南来北往的人群。
而此时的记者一行,却并非单纯为欣赏这美丽的街景而来,在这个地处交通要道的热闹村子里,有着比繁华景象更为吸引注意力的非凡名址——高红商代方国遗址。
沿绵软的黄土路行数百米,再向北缓缓而上,爬几个土坎,绕侧边的小路,即可登临柿枣垣山顶。站在山顶俯瞰,山梁被横贯柳林东西的清河三面环绕,北邻307国道,国道北边是迂回曲折的八盘山,公路蜿蜒盘旋,往西可一直通向黄河边的军渡、孟门。
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名震遐迩的商代方国遗址了!
观察所在的垣顶,垣上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平坦,东部是漫坡地。据研究,在商朝晚期,柳林所在的晋西北高原一带可能为某政治集团的活动范围,而高红遗址就可能是该集团的权力中心所在。
据介绍,高红遗址的夯土建筑中,最大的7号夯土基址大致位于建筑群的中心。长约50米、宽约1米、现存台基面高出当时活动面约1米。7号夯土基址北部有层叠的活动面,是一处坐南向北的建筑。8号夯土墙东西长42.5米,南距7号夯土基址18米,有活动面相连接,是同时期的建筑。7号夯土基址和8号夯土墙东部,是晚期建筑26号夯土院落。
这一系列的遗址发现,极大地促进了考古专家们的研究,遗址具有大型宫殿的规模,说明当时这里的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文明水准,已经出现了政权建设。也说明当时商代的北面,还存在有一个强大的文化。另外,遗址中大型的夯土建筑群,表明这确曾是宫殿,这非集团的力量不能做到,说明这里曾是一处政治集团的活动中心。
长期以来,在吕梁市山区,屡屡发现商代晚期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出土地点分散,大多出自墓葬中,却一直没有发现与之相应的遗址。高红商代基址的发现无疑为吕梁市山区的这类晚商青铜器找到了归属,这为进一步研究吕梁地区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线索,也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
那么,高红遗址上,到底活动着怎样的一个政治集团?专家们对此也做了深入研究。从遗址所处地理位置看,三面环水,西临陡崖,易守难攻。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建筑理论和熟练的营建技术,才能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夯土建筑,这是有组织的集团力量才能做到的。
有史籍记载,商代晚期,在商王朝的西北部、北部活跃着工方、鬼方、土方等小方国。著名学者李伯谦先生专门研究过与商王朝保持友好关系的方国居地所在,以及这些方国经常受到西边方国——工方的侵扰的情况,他指出,“汾河以西,石楼、绥德为中心的黄河两岸高原山地应该就是工方的居地。”高红遗址的发现,为当时柳林、石楼等地即是工方政治集团中心所在地提供了另外一个强大的佐证。
我们结合商代龟甲、卜辞中工方的情况描绘,可以发现,工方的活动区域在陕西、山西交界处不可否认,而高红商代遗址是工方国的都城同样也极具可信度。古工方国长期侵扰殷商王朝,武丁时期多次出兵征讨,武丁征伐工方的卜辞今天还可以见到。
这个古方国——工方最终被武丁征服,久而久之,逐渐走向没落。从高红发掘出遗址来看也是如此,其26号夯土房基址,建筑规模远远小于7、8号基址,地层关系在发现的夯土中是最晚的,至夯土26号夯土院落时期,即殷墟二三期时,这处住所已由权力中心沦为一般居住区了。
从垣顶下山,回头瞭望,那处处的建筑及绿化基址,像在向我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站在遗址山垣之下,看着这通向幽深历史的斑斑黄土,尽可尽情品味和想象这座迷宫中的种种神秘……
文字:梁 瑜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