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探索 > 又进城隍庙

又进城隍庙

发布日期:2024-01-03 15:13 文章来源:运城晚报

  

  冬月冬韵,再回故里。我六年多没有回老家芮城了。又一次踏上了这片熟悉而美丽的土地,办完了该办的事情,见到了该见的同学,去到了该去的地方。尤其是在县城城隍庙的见闻,更令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参加了高中同学组织的微型聚会,我喝酒不少,一夜好睡。第二天中午,我和几位好同学一起迎着风散步到了县人民广场,更是走到了地下超市,喝了一会儿民间的“功夫茶”。忽然,不远处的唱戏声,把我们吸引到了城隍庙广场,当然,也身不由己地走进了曾经影响我一生的城隍庙。


  时过境迁,三十多年过去了,周围的一切几经变换,而这座城隍庙依然挺立在这里。它位于县城永乐南街,俗称南庙,宋大中祥符年间创建,集宋、元、明、清建筑风貌于一处,堪称我国“古建筑博物馆”之一。它的建筑风格,雄浑壮丽,风姿各异,历史价值颇高。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献殿、寝宫、东西两廊、乐房及附属建筑八蜡庙等,扩建后的牌坊、碑廊,补塑神像和彩绘壁画,为古代建筑群增彩不少。


  城隍庙是我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场所之一,而我国大多城隍庙神皆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也是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据碑文记载,这里现存大殿为宋代原构,享亭为元代建筑,剩下的其他殿皆为清代所建,建筑面积就有1590平方米,最具代表性建筑就是上面讲的宋代大殿、元代享亭和清代的献殿、寝殿等。在庙内,现有历代收藏的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及清碑刻、造像和墓志铭共有98通,我们一走进大门就能看到,有的真是历史久远,有的已残缺受损,皆为珍贵史料,使人敬仰。


  相传,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有城隍庙,“城隍”一词源于古代的城墙和护城河,周朝时除夕祭祀八种神,其中就有水(即隍)和庸(即城)。城隍作为神,就是从此而来,这原是一种原始信仰的残留,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绝大多数城市临近水边,水与城进一步结合,水神和庸神也就合在一起了,它成为城池的城隍神。


  城隍是惩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能降雨,能止涝,还能管领亡灵。城隍,在古人心目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城隍神,则是为国家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或为地方百姓造福一方的廉吏贤哲。他们有的名垂青史,有的功勋卓著,是备受百姓推崇爱戴的历史人物。城隍信仰,寄托了人们对英雄圣贤的纪念与崇拜,深入民心,广布流行。城隍,既是人间正义的主持者,又是生死祸福的主宰者。


  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建的芜湖城隍底,历史上有唐人张说、李德裕、李阳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献记载。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多以把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比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


  后唐末帝清泰元年(公元934年)封城隍为王爵。明太祖洪武元年四城的城隍为王,职位正一品,与人间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级,又封各府、州、县城隍为公、侯、伯,即府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威灵公,职位正二品;州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侯,职位正三品;县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伯位正四品,并且重建各地城隍庙。官署衙门完全一样,还按级别配制冕旒衮服。到了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正祀。


  走进大殿,同学告诉我最精彩的当数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柱头有卷刹,柱体有侧角,柱头斗拱为五铺作双下昂形制。屋顶举折平缓,斗拱硕大,拱瓣清晰,为典型的宋代规制。


  在献殿与享亭之间是东西厢房,左右对称,面阔九间,进深一间。献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外露四根明柱,前檐还有插廊,中部辟门通往大殿,卷棚顶,为清代所建。


  歇山部分的“二龙戏珠”琉璃悬板为明代制作,富丽堂皇,端庄肃穆,琉璃鸱吻及琉璃脊饰色彩绚丽、精美绝伦,系古建筑中的罕见之作。大殿形制古朴典雅,雄伟壮观,虽经历代维修更换过少量构件,但大木构件及斗拱仍为宋代遗物。它屹立在这组建筑群中间,仿佛一位贵夫人,那种雍容华贵自不待言,让人震撼。


  碑廊里,收集陈列有北魏、北周、隋、唐、宋、元至明、清的历代名碑、造像碑、墓志铭等98通,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具有极为珍贵的参考价值。馆藏文物还有大型通景堆绢《郭子仪诞辰祝寿图》屏,吴镇、米芾、董其昌等名家墨笔画卷,以及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所赠佩剑等珍贵文物。


  徜徉在这里,广场上是一板一眼的戏剧人生,而城隍庙的一砖一石,使我这位老兵从那些历史的梁架与斗拱间,感受到了一股古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更成全了我这个“兵”游子期待归来的无限感慨和浓浓的乡愁乡情。  


  文字:任志民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